昨天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说:以前在百度里输入“马骅新浪博客”就可以看到我的博客。刚才他输了一下,找不到了。我说在“马骅”和“新浪”之间加一个“苦瓜”试试看。一会儿他说行了。
过了一会,他又打电话来说:为什么你叫苦瓜呢?这一问勾起了我的回忆。
我是文革期间生人,家庭成份不怎么好,父亲是中农出生,母亲是地主出生。现在的孩子不觉得什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可是要命的。那时革命造反的氛围很浓厚,我的家庭也不太安宁,家人总处在惶恐不安中。
我父母因某些因缘爱吃苦瓜,于是我也得缘很早吃上苦瓜。苦瓜与排骨炖汤似乎是我父亲最爱做的菜,在我印象中,可能是六岁多时第一次吃。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刚放学不久,父母似乎心情出奇地好,看到我父母亲极其陶醉的神情,我知道有肉吃了。
对,就是苦瓜炖排骨!
之前我似乎没吃过苦瓜,看见父亲吃的那么香,口里还啧啧有声,一口汤一口酒,令我无限向往。第一口入嘴,苦,无法接收的苦!但我不愿吐出来,一是不敢浪费,二是我怀疑自己的感觉,是难吃吗?不可能!父亲如此享受,一定是人间至美的滋味。
咬一口,苦味炸开来,感觉气味向头顶冲,越强烈的苦,越真切地提醒我现在、此刻的幸福感。在这个美丽凉爽的夏日傍晚,我们一家坐在门口圆桌周围,难得的高兴、难得的和睦(母亲没犯病),我沉浸在幸福中。
稍后,苦尽甘来,微微的回甘。
父亲一直看着我,看着我的神情从苦到甜蜜,他似乎有点得意。
之后,我又喝了一口汤,苦苦的滋味涌进喉咙食道,强烈苦感刺激着我的神经,也加强了我的小小英雄感和幸福感。
慢慢的,甘甜回上来,我打了个嗝。
父亲大笑起来,渐暗下来的彩霞和明亮的星星也在摇晃...
摇晃的我的童年时代!
此后,我的家如一直小舟,在文革后期的无边波涛中不安地飘摇,苦瓜汤成了我心底不沉的温暖的证明。
在生存受到巨大威胁时,身体的苦痛常常成为存在的证明而变得甜蜜;在家庭受到重大威胁时,某种苦感与存在甚至温暖挂钩,常成为甜蜜的经历。
我爱苦瓜,它似乎是我心底爱的证明。
我给自己起了个名字“苦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