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读佛陀的一个故事:
当年印度的一个美女,据说是全印度最美丽最性感的。一个清晨,她来到佛陀修炼的地方请教佛法,当时僧众就在周围。她一出现,如魔女再世,勾魂摄魄;如耀眼阳光,激活众僧内心潜伏的欲望;又如巨石在僧众平静的心中激起滔天巨浪。
没人敢正视这位尤物,僧众纷纷移开自己的视线,或者闭上眼睛。但内心的冲动越压抑越强烈。
除了一个人,佛陀,他平静注视着女士,平静地开示着。
为什么僧众纷纷移开视线或者闭上眼睛?
为什么佛陀平静注视着女士?
我想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佛陀是全然的觉者,是完全没有“我执”的觉者,没有了“我执”,则没有了“我的”欲望,尤其是基于肉体的欲望。自己内心中没有了我的欲望,不需要逃避和压抑。在他面前的是个女士,是个美丽的女士,这是真实的,也是暂时的,每人都在生老病死中,都在苦海中,而且在佛陀看来这是表象,并不是生命的真相。对此,佛陀有大慈悲,他看到的是“真正的对方”--“他平静注视着女士”,看到对方的苦难、迷茫,基于对对方的慈悲,佛陀“平静地开示着”。
大多僧众上未消除“我执”,还有很强的欲望,只不过是压抑着的,美女的出现激活了压抑着的欲望,这些僧众的方法是“移开视线”和“闭上眼睛”,是逃避,是压抑。但“我执”在,逃避不了,压抑不去。
前面我写过一篇博文《错的反面并不是对》,因为反面和正面是一体两面,是一回事,就像上文中的我执不去,逃避和压抑往往使欲望更强烈一样,我们过分强调惩罚错的,反而会强化错的力量。
另外,平静的注视,就是心不动,是与人和事真正的接触,真正的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