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周三。我与邢哥、平安三人相约藏龙涧到一线天游玩。
上午9点,我们从浆水泉水库出发。浆水泉水库水量不大,但水质清澈,碧水悠悠,岸边的青山倒映水中,形成对称的绿色图案分外优美。望着眼前的景色,触景生情,不禁默默地吟道:山清水秀浆水泉,林密壑幽藏龙涧!
从东岸上山进入丛林处,有防火工作人员摆着桌子及收缴火机的箱子,防火宣传的喇叭不停地提示大家切勿携带火种进山。
因为不是周末,所以前来游玩的人相对较少。
浆水泉水库东岸的丛林十分茂密,山坡也比较平缓,行走其间,小路在大片丛林中蜿蜒,人在树荫中穿行,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除了偶尔几声鸟鸣,连自己的脚步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穿梭大约一个小时,我们赶到“八仙桌”。这是一个驴友经常落脚休息的地方。有几位驴友在此休息,随后启程往南,说是前往石老人处。
稍事休息后,我们按照预定计划也往南行。前往藏龙涧的路主要有两条,另一条是从“八仙桌”往东,直插藏龙涧。此路要经过几个陡峭的山沟,路近但较险。为安全起见,邢哥开始就建议走好走的路,即往南然后从防火通道左转进入藏龙涧西口。
往南不远,昔日山中的平地驴道,如今变成了石板铺就的硬化路。路两边还新栽植上了连翘。硬化路南端,许多老乡正在烈日下种植着连翘。硬化路直通南边的防火通道。老乡们在山上用肩抗树苗,用铁锨挖坑栽树,一天八十块钱,干什么也不容易!
离防火通道不远,有一小路往东进入丛林,沿此路一直东行,然后往南,穿越林间,逐步沿山坡下山。
途中,路遇一男二女三人,据称要去黑峪。
由此处下到藏龙涧,十分好走。在藏龙涧里继续穿行,考虑到时间关系,我们决定不再前往黑峪,何况不是周末,黑峪饭店也不一定开张。
他们三人在去黑峪的三岔小道与我们分别,我们继续沿山涧往东,他们三人前往黑峪。
藏龙涧不仅沟壑纵深、处处峭壁悬崖,且一会儿挺宽一会儿便得很狭窄,人行期间,十分幽静。倘若不熟悉道路环境很容易迷路。我们在山涧穿行,不时地抬头仰望蓝蓝的天空和直上直下的峭壁。有的地方,有滚下的乱石,不时地有提示牌告诉大家注意安全!
在一平坦的涧底,有一汪水湾,里面长着一些蒲草,一对青蛙在水中蹦跳中游向蒲草中,清澈见底的水里,若干黑色的小蝌蚪自由自在的游动,靠近水中央的地方,小蝌蚪多得像一团黑色的漂浮物一般。一只蜻蜓飞来,在蒲草间和水面上飞来飞去。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区区一汪水湾,孕育了青蛙与众多的蝌蚪,还有蜻蜓。不知道如果干涸了,他们会如何生存?好在夏季很快来临雨水会越来越多……
11点35分,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奔波,我们到达藏龙涧与龙洞交界处。如今依旧有铁丝网相隔,左转很快就是木梯了。爬上木梯,一线天就近在咫尺了。
爬上一线天,来到“观景台”。附近许多居民从龙洞前来游玩。在观景台东边,欣赏观望一下矗立在大山深处的“报恩塔”。这里是藏龙涧最美的风景之一,尤其深秋时节,山里五彩缤纷,“报恩塔”在群山环抱中,四周满是五颜六色。暮春时节,满眼的翠绿,“报恩塔”掩映在山色中静静地耸立着。
稍事休息,我们继续攀登山坡。12点半到达龙洞外面,那棵古老的树龄三百多年的皂荚树,在灿烂的阳光下依旧默默地矗立着,见证着周围环境的变迁以及人世间的沧桑变幻。清澈的河水依旧哗啦啦地从山上往北流淌着,在阳光下发出熠熠的光芒。
我们跨过小河,从龙洞门口沿路北行。路东山坡上大片的芝樱花依然盛开着,似一巨幅花毯展现在人们面前,吸引着众多的市民前往打卡拍照。
原计划乘坐139路公交前往锦屏家园午餐,熟料公交站牌显示屏显示尚有9分钟才发车,徒步的话需要17分钟,我们简单商量,决定徒步前往。
至锦屏家园,平安离家近直接回家了,我们俩在羊汤馆简单午餐后,乘地铁回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