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疫情防控落实二十条后有所改变,并于12月5号开始逐渐放开,但是人们似乎更加小心,依然不敢大意。见面问候语由之前的“你封了吗?”,变为“你阳了吗?”或“你中招了吗?”核酸检测也由应检尽检变为自愿检测甚或能不检测不检测,而有关方面依旧每天公布着疫情有关的数字,尽管好多人都认为已经毫无意义。周六,考虑到山区农家乐怕疫情传染不一定开门,所以我们决定就近在浆水泉附近转转。
当日参加活动的只有我们夫妇与孙3人,相约集合于浆水泉水库东岸。
本来计划从浆水泉进入山林,徒步至八仙桌,然后向中井方向迈进,由洪山路南端出。考虑到人少且需要回到原点,我们商定干脆围绕浆水泉水库徒步一圈,直接从水库西岸返回。
虽然天气寒冷,疫情依旧,但浆水泉东岸依然停满了车辆。大概是时间稍晚的缘故吧,车辆不少遇到户外活动的人却并不很多。从水库东岸进入丛林,蜿蜒穿行于山间林中,前后遇到没有几个人。
一路走来,如履平地,整个线路虽有起伏但坡度很小。经过一个小时,我们赶到“八仙桌”。经过整修后,八仙桌周围环境似乎整洁多了,下面通往中井的小路也变成了平整的石砌路面。有七八人在“八仙桌”休息,所以我们没有停留,直接由此右转,向防火通道方向走去。
昔日的羊肠小道,如今也整修成石砌路面。有许多老乡在小路两边栽植着连翘等,绿化着环境。看来,有关方面正在投资,欲把此地打造成山体公园。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失去了原汁原味原生态,被一些驴友诟病,或许如此这般的“劳民伤财”,有关方面自然有其合理的想法吧。
至防火通道,绿化的人似乎更多了。靠近山崖的南侧防火通道,也由往日的砂石路换成了水泥路。沿水泥路面徒步,南边起伏蜿蜒的山岚一望无边,黄澄澄的小草布满山野,展露着冬季的风韵。镇妖石与“石老人”与整个山貌浑然一体,仔细观望,依稀可见。
山沟里的山脊,似龙背一样一条条地隆起在山坡,蔚为壮观。
扳倒井立交桥静卧在山间,承载着南来北往川流不息的车流,站在山顶观赏,公路流畅,大桥壮观,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每次经过此地,都会忍不住驻足细观并拍照留念。
防火通道一直往西延伸,平整的水泥路似一条巨龙蜿蜒起伏在山上。至西端,进入一片树林后,临近出口,有新建钢构建筑,据说准备搞旅游开发……随后的道路居然被封堵。
从东边绕过建筑物,出道路后发现竟然是防火检查所封,令人不可思议。
穿过两建筑物间小道,沿着小路开始下山,小路也已经简单修整,路边垒有石子,一直到浆水泉水库西岸边。一圈下来,也有1.5万余步。
途中,孙接同事电话,回单位做核酸检测。
我突然想起,周五下午在小区门口做的核算一直没出结果。小区群里关于核酸检测没出结果的消息已经很多,所以也就没怎么在意。
次日,适逢周日。上午前往小清河溜达一圈,见小区西门外依旧有做核酸检测,遂前往咨询为何上次检测没有结果,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只管采样,具体原因不清楚。见无人排队,于是,突发奇想:再做一次何妨,遂顺便又做了一次。
下午,闲来无事前往华山。15时27分,一通电话打进手机,告诉我此前所做核算出现“混管”现象……事已过数日,别说混管,即便“阳”了也早就传染开了。电话那端还一个劲儿劝说:居家休息,不要外出,赶紧向社区报备,会有人送什么检测试纸……
我立马回复道:“算了吧,好几天了,我不怕!别管了。”
电话里传来哈哈的笑声,并表示:那好,那好!
我依旧从后山攀登华山,并不时拍照,然后从前山沿台阶下山。大概是天气晴朗、加之周日的原因吧,华山公园人流如织,华山前后一改往日的萧条景象,男女老少登山者络绎不绝。下山后返回依旧徒步,前后历经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
回想起核酸检测来,有点好笑。好在当日(周日)上午做的核算晚上就出了“阴”的结果,心中不再有任何疑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