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既是中秋节也是教师节。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本应与大多数人一样回到家乡,与家人共度节日。然而,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规律,改变了日常行程,好在提前两周回老家按照风俗习惯走亲访友,并与家人约定节日不再返乡。
节日放假连周末三天,节前单位要求尽量就地过节、减少跨市流动,如有出行需要报备。中秋节泰山祈福的愿望早已笃定在心。计划一旦确定,倘若无故取消难免令人遗憾。于是,按照要求,报备“泰安探求,自驾当日回返。”
(一)
清晨6点半,我们便启程,沿济泰高速一路南行,一个小时整抵达红门外。一个巨大的红色“福”字镌刻在一泰山石上,矗立在路口的东侧,两排松树分列道路两旁,顺路远望,魏巍泰山近在眼前,古色古香的建筑随处可见。
从红门外到红门验票口还有一段距离。红墙青瓦挡不住“汉柏第一”的茂盛枝叶,前行不远便是两边立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古朴庄严的“一天门”。从红门算起,到南天门一共三道门。从一天门开始,中天门是二天门,南天门则是三天门了。
过“一天门”后,意味着步入了通往岱顶的通天之路。紧接着,便是孔子登临处坊。坊前两侧“第一山”与“登高必自”的两块石碑斑驳沧桑,但通过此石碑之内容明显感受到泰山之气势。后为明嘉靖年间所建的天阶坊,巡按山东监察御史高应芳题联:“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难怪一年四季前往攀登泰山祈福许愿者络绎不绝乐此不彼……
7点53分,经过一番扫码登记验证等程序,顺利通过红门验票口,开启泰山祈福之旅。
行走不远,偶遇一身着蓝色衬衫的青年,其热情地自我介绍来自泰安中心医院,做行政工作。都是独行者,边走边聊天。只是其到了“经石峪”便不再继续攀登,而是右转进入景区,我又变成独行者。
左侧丛林中阳光照射下斑驳稀疏的阴影中,巨石刻“云山胜地
已亥夏六月
历下刘廷桂敬立”。此题刻位于红门宫北,隶书体。奇怪的是,“地”字竟写成“一个土字旁一个艺术的艺字”,查来查去无从查考,最后网上搜泰山石刻方知此四字乃“云山胜地”。
另泰山万仙楼北面,斗母宫南面有摩崖石刻“膚寸升云”,署名清光绪己亥年(1899)年仲夏,历下苏容德、刘芳桂镌立,隶书。虽多次途经此处却视而不见毫无印象,今拍照留存。
经查:“膚寸升云”系赞誉泰山能兴云致雨,神乎其神。 膚原为肤之繁体。学者王克煜解释,“肤寸升云”语出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惟泰山耳。”阮福 《肤寸而合解》:“所谓肤寸而合者,如云出山,散而不合,则不得雨。今肤寸而合,如人以两手之四指平铺,先分两处向下覆之,由分而合,渐肖云合之状,合之甚易,故云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古代的长度单位,一指为一寸,四指等于肤寸,这里是形容在极小的空间内,泰山的冷气很快就化为云雾,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雨遍天下了。从其描述中足见泰山云雨之神奇。
魏巍泰山,石刻无数。每一石刻都蕴含着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多数情况下,走马观花,像一个匆匆过客,或一扫而过,或视而不见,很难静心仔细琢磨,也来不及琢磨。
一个人独行,轻装上阵,好在不用等候。过“斗母宫”便是“卧龙槐”;之后“经石峪”、“龙泉亭”、“水帘洞”。至“蓬莱季良小住”,右转后继续沿着石阶攀登。15分钟后于8点33来到横架在山路两边的“四槐树”。然后是“壶天阁”及海拔723.5米的“回马岭”。
跨过“步天桥”,咬紧牙关,继续攀上,经过一个小时零4分钟,8点57分到达中天门。
(二)
不知是疫情原因还是中秋节的原因,登泰山的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一路走来,上山的没有下山的多。下山者,多为看日出的青年人,一个个拖着疲惫的身子艰难地一步步往下走。而上山者,三三两两,稀稀疏疏,远没有以往节日期间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甚或连十八盘都拥挤不堪的景象。
中天门财神殿后面的山坡上,有一块巨大石刻“中华泰山”。本想上去观赏拍照,无奈小门紧锁,没能成行。小憩期间,搭讪认识了一对来自枣庄的中年夫妇,其首次攀登泰山。从中天门开始,我们一路同行。从此,我也算是搭上了伴,且边走边交谈,毫不客气地自觉当起了“导游”。
“那是斩云剑”;“这里是索道站”;“前面就是迎天门了”;“很快就到步云桥了”;“这里有个字很像老鼠的鼠”……我们一边聊着一边走,不知不觉中来到“飞来石”,然后是“望人松”。
他们满怀好奇地问:十八盘还有多远?十八盘很难爬吗?
上次登泰山是春节过后正月初五,从中天门到南天门,用时一个小时一刻钟。与陌生的枣庄一对夫妇同行,时而拍照,时而观赏,时而歇息,心想不用太着急了,免得累的小腿疼。
途中偶遇泰安当地一群户外活动爱好者,其中有一于姓小伙系岱岳区广电台的。但走了一段,他们边被我们甩在后面不见了踪影。
过“朝阳洞”后,穿过“对松山”坊,似天梯般高耸云端的十八盘展现在眼前。右边悬崖峭壁上的巨幅摩崖石刻,引来游客的啧啧称赞:这是怎么样刻在上面的?太壮观,太震撼了!
道路左侧的众多摩崖石刻中,有“雄山胜境
落款肖华”的石刻引起我的注意。仔细琢磨,雄山胜景,景胜山雄,顺读倒读意思相同,妙哉!肖华将军的题字与天街上彭真题写的“远望高山”几乎异曲同工。
“远望高山,山高望远”,正反皆通。
很快,“十八盘”的石碑标志出现在山路左边,路的右边是标牌“据南天门842m”。此时已是上午10点零2分。这意味着,作为攀登泰山最陡峭、最锻炼人、最富有挑战性的一段开始了。
十八盘不仅陡峭,且石阶狭窄,台阶过长,远远仰望,似天梯倒挂,衬托得泰山主峰更加雄伟壮丽。尤其徒步攀登上山者,一步一个台阶一路攀上,至此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更加考验攀登者的意志毅力与体力。
过龙门,辗转而上,很快就是“升仙坊”。南天门近在咫尺。同行的枣庄夫妇也跟在后面,石阶左边峭壁已开始围挡,据施工人员说准备整修里出外拐参差不齐的台阶。
10点37分,经过1小时34分拼搏,终于从中天门登上南天门。从红门到南天门全程用时2小时44分钟。
南天门又名三天门,恰处于石壁谷的上口,海拔1460米,不仅形势险要,而且位于整个登山盘道中轴线的上端,使游人在山下远远就可仰瞻它那巍峨雄壮的形象。
创建于元代初年的南天门,是城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上筑摩空阁三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门洞两侧有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游人登此,一览众山,满目空翠,疲劳顿失。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绝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天门雄踞于泰山主峰,双峰夹峙,犹如天门自开……
(三)
中秋的泰山,秋高气爽,蓝天如洗,祥云悠悠,站在山崖边远眺,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位于西南方的傲徕峰魏巍壮丽,尽在眼前。北侧的北尧观,青翠的植被环绕着山岚,白云飘在裸露着的灰白色的山之巅显得大山更加雄壮。
漫步在天街上,环视着周围熟悉的环境,不时端起相机,把有特点的画面摄入镜头,用作记忆。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天街牌坊下,一位男子正在为两位女士拍照。
“你好!没想到在泰山上见到你们了。”彼此一阵寒暄。原来是曾经一个院子里的老邻居。他们是从桃花源坐缆车上来的。
为他们三人拍照留念后,我沿着天街继续东去。无意中,身后传来导游的讲解声“清云洞正对着的是象鼻峰……”咦?!我急忙靠近山崖,端起相机,山崖下的“清云洞”早已熟悉,但其对面的象鼻峰却是第一次听闻。仔细一瞧,哇,还真的是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呢,清云洞对面峭壁上一块不大的象鼻石,上书“象鼻峰”。太神奇了。
难怪好多人形容泰山之厚重似一部巨著,只要留心,每次总会有不同的发现,哪怕边边角角。
从天街前往碧霞祠,“万代瞻仰”巨幅影壁下,人头攒动,前来焚香祈愿的人络绎不绝。拜谒泰山奶奶后,照例在旁边的免费供水处稍息并灌水,然后继续前行。
唐摩崖壁前,游人稀少,蓝天白云下显得摩崖壁更加壮观。
通往玉皇顶的路上,有“月老祠”,遂参拜祈祷一番,然后前往日观峰观赏泰山具有标志性的“拱北石”。步入“旭日”门,意想不到的是拱北石前居然空无一人,一会来了游客,遂彼此拍照留念。
“五岳独尊”石刻旁,依然门可罗雀,位于海拔1545米岱顶的玉皇殿,游人亦不是很多。祈祷参拜者无须像往常那样排队等候。
下玉皇顶,去丈人峰。丈人峰后面日本友人柳田伊秀题写的“国泰民安”四个大字,依旧苍劲娟秀。这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外国人题写的石刻吧。
通往后石坞的路两边,野花遍地,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等等未知名的野花绽放出秋的颜色。尤其是一种满树结满一束一束通红果实的叫做“楸花”的树,漫山遍野随处可见,仿佛系着一根根红丝带般特别耀眼。放眼望去,秋已遍地。有道是: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时光匆匆哦,酷暑炎夏似犹在,秋色已是遍山野。
午餐照例在后石坞索道旁的广场上。天烛峰景区下山道路暂时封闭,遂决定走桃花源下山。
(四)
作为泰山上下道路之一的桃花源,从未走过。据说,此路相对比较平缓且距离也近。午餐时,偶遇一在潍坊做工程的陕西青年,闲聊时意欲下山同行。下午一点,我们决定走一趟桃花源。
从桃花源索道旁边,一条清晰的石阶路婉转着向北面山坡延伸。山坡丛林茂密,多为泰山松。踏着石阶路在丛林中穿行,时而石阶,时而土路,时而丛生的杂草,时而舒适的林间漫道。
绕道后山,岱顶桃花源索道及相关建筑历历在目。远处山岚在薄雾中约隐约现,起伏连绵。尖尖的山峰,直插云中。索道下一处“石海”格外壮观。
三十岁出头的陕西小伙,家是咸阳,第一次登泰山。我们边走边聊,彼此关照,也算缘分。从陕西的情况,到所在单位的工作,随心所欲,畅所欲言。
桃花源之路,虽然相对比较平缓,但也偶有陡峭的台阶。其不像天烛峰景区中间有一个个景点,除了丛林没有景点。途中路过两处像世外桃源般的护林房:稀疏的林中几间山房,房前种着几畦菜地,白菜、萝卜、葱等等,一副田园景象。
经过1小时20分钟,我们就顺利下到桃花峪。在桃花峪,每人35元乘坐大巴穿越彩石溪,20分钟后到彩石溪西门。
从彩石溪,告别陕西小伙,我们驱车沿武庄水库西岸绕行,至长清区的张庄齐长城遗址,停车爬上山坡探寻齐长城遗址,以备再来。然后至合龙寺,翻山越岭进入高而南邱,经过锦云川及仲宫,一路回返,顺利实现了中秋泰山祈福之心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