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去马家峪还是2018年的2月份,一个寒冷的周六,随狼群户外群去赏冰瀑。时光匆匆,一晃四年过去了。本来计划前往泰山黑龙潭,因担心疫情故选择附近游,于是便又想起了马家峪。
此马家峪位于南部山区柳埠镇。相约3日上午9时马家峪集合,一棵古老的槐树,见证着小山村的变迁。老槐树下,SF及孙等,我们5人相继赶到。意想不到的是,四年前马家峪村后面的山沟沟,如今变成了私人开发后收费的“龙门山景区”,且价格不菲,每人50元。
好在外面的园子台水库尚不在景区范围,我们背着背包,徒步绕水库一周。天公作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园子台水库旁边绿树掩映,中间的观赏亭坐落在水中,倒映于水面,与起伏的山岚、青翠的绿树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一幅自然美妙的画图。因水量过大,通往观赏亭的弯曲栈道没在水中,无法步入亭子游玩。
有道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本想从马家峪后面的山沟攀登上山,没想到被圈起来成了景区,我们只好临时改变行程,商定前往附近的槲树湾。正巧,柳王夫妇赶到。于是,我们驱车原路返回至柳埠,然后往东南方向奔去。
槲树湾位于济南柳埠镇绵延的群山之中,占地两千余亩。曾经是一收费的景区,号称以青山绿水、民俗人文为主题。这些年来早已废弃,昔日所谓的近郊旅游明珠,又恢复其原生态本来面目,数年前曾经由此爬过山。
在导航的引下,我们穿过一个叫做周家峪的小山村。山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红砖黛瓦掩映在层层叠叠的绿色之中,一派自然幽静的小山村风情。
车泊于槲树湾“景区”的停车场。后面就是一个农家乐。停车场南侧曾经的售票处房舍破败不堪,门前三块巨石依旧叠立在那儿,被四周丛生的杂草簇拥着,“槲树湾”三个字历经风雨但依然可见。
虽然数次到过槲树湾,但并没见到真正的“湾”。
通往“景区”的简易门,被锈迹斑斑的铁锁锁着。旁边的小山路婉转而上能够转进去。我们决定沿山路深入其中,路遇在山林中晒粉皮的老乡夫妇。从其房后继续往里,一湾泉池隐藏在丛林中,水面漂浮着许多灰尘,绿色的山岚倒映于水中。池旁立有一石头,上书“槲树湾”。原来这就是“槲树湾”哦。
槲树湾是周家峪村东边山坡上的一个水库,一道石坝在山峪中横亘,形成了一湾泉池。在村民眼中,槲树湾始终是那一湾永不干涸的泉池,是槲树与泉池相依相伴的永久栖息之地。
如果不是旁边表面脱落的一组当年景区的指示牌,四周的环境原汁原味原生态,除了偶尔出现人工修筑的石阶,人造“景区”的痕迹几无所显。上下七块木制的指示牌上分别标注着:“槲树湾旅游风景区,红沙泉、百草堂,百鸟泉、山楂泉,神石、飞马石,清凉界、睡熊石,山间小溪,森林浴池,”并有箭头指示方向。
这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原来在这人所罕至的深山中,竟然有如此多之景点。于是,我们从槲树湾大坝北端,沿着指示牌所标注的方向,向里迈进。开始,一条小路在丛林中往山坡延伸。山坡丛林中不时有一栋栋破败的房子,四周多是山楂、栗子等果树。沿左上山,走着走着居然没有路了。我们只好回到水库边上,沿着槲树湾北岸有一条不太清晰的小路,是不是还有蜘蛛网不小心弄到身上。雨水冲的水库边沿一道道痕迹,但是路还是有的。至槲树湾里头,他们几个人嫌弃有蜘蛛网“挡道”,不远再继续往里,我则与F结伴继续探寻,很快一条石阶路辗转往山坡延伸。
手持一根树枝,边走边在前路空中摇晃,把看不见的蜘蛛网统统划掉。石阶上山坡不远,出现岔路,一条继续往前上山,一条折回沿着槲树湾南岸的山坡绕回。
我们在丛林中穿行,沿着绕回的路折返。原来,围着“槲树湾”能够徒步转一圈的。槲树湾南面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丛林中有一条路能够上山。一路走来,环绕槲树湾一周。
遗憾的是,指示牌中所标注的神石、飞马石等等一无所见。大概一些景点所在的山坡我们没攀登到吧。
离午餐时间尚早,我们四位男士又徒步深入周家峪村内巡视了一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