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你善学,乐学(原创)
(2017-07-07 11:45:48)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意思是说:“整天吃饱了饭,甚么事也不做,是不行的呀! 孔子又说了:“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意思是说,:整天聚集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有什么成就的啊!
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我们都不要做这两种人吧。
而更多的人是可以教化的,
《论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着作之一,它不但文字简短,精练质朴,而且还先后影响了中国以及世界各地达两千多年之久。
孔子本人十分喜欢学习,在《论语》里有这么一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就是说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既忠心又诚实的人,只是不如我喜欢学习罢了。可见孔子对学习的评价很高。
孔圣人认为学习该具备怎样的学习态度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还说要“学而不厌”,是说学习就应该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这些都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可见学习渐入佳境,到达了痴迷的程度,怎能学不好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做我的老师的人。是说主动学习,虚心求教更重要,要做到从善如流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之言相近,道相似。
孔子说:“看见他的优点就向他学习,看见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换而言之,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他人,反省自己,从而借鉴和完善自身,独善其身。
同学们,你们也试着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状态,要做到乐学。
学习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不懂装懂,对于这点,孔圣人也有叙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第二,学习方法也很重要,要善学
1 复习的重要性
“默而识之”,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这是说学习要有意识的记忆;“学而时习之”,学习之后还要不断地进行复习,而且要做到“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能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像这样就可以融汇新旧、贯通古今了。当代作家毕淑敏多次读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每读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8岁时她初识文字,看到美丽善良的人鱼公主居然变成大海上的水泡,读出的是伤感;18岁情窦初开,读出的是爱情;28岁初为人母,读出的是对人鱼公主家人的关切;38岁开始写作,再读竟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这样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体会,常读常新,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在学习中千万不可忽视复习,凡是创新都有一个温故、反复探究的过程。
2 学习和思考并存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学者无不想通过学习而有所收获,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从他人得来的东西,称为学。自己动脑筋去思索、探究、分辨和选择便是思。无思的学,实在很可怕。思而有得的学,才是有益于身心的学问。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是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是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都说的是这个道理。
3
“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配合着理解。学得要领,应该是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从举一反三的思虑中,进一步理解和领悟,比较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是要让我们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要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学了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