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构思和写法

(2014-10-27 09:16:16)
标签:

语文教学

分类: 中考专项复习

构思和写法

构思就是神思,围绕中心,构造文章的写作思路。

构思:线索;倒叙、插叙;设置悬念;埋伏笔;做(作)铺垫。

写法:

常见的有:对比、衬托(烘托)、抑扬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以小见大、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想象、借古讽今、正侧面结合、开门见山(开篇点题)、过渡(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白描等。

 

 

答题格式:

1、线索:(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倒叙:把(    )放到前面写,造成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3、插叙:插叙了(  ),使文章内容充实,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   )性格,突出了文章   )中心。

4、设置悬念:设置了一个(  )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5、埋伏笔、做铺垫:采用了伏笔(铺垫)的手法,(  )是为下文写(  )埋下伏笔(做了铺垫),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结构严谨。

6、对比(反衬):把(   )和(  )对比,突出了(  )的性格,更好的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

7、衬托(烘托):通过写(   ),从侧面衬托(烘托)了(    )性格(感情)。

8、抑扬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的手法,先(   ),后(  ),突出了(    )。使文章跌宕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9、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用(   )象征(   ),含蓄深刻(委婉)地表达了(   )的情感。

10、以小见大: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从(   )这一件小事中,表现了(  )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引人深思。

11、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在文章结尾用简洁、精辟的语言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  )强烈的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引人深思。

13、开门见山(开篇点题):开篇点明题目,进入正题,使读者容易把握文章内容和中心。

文章在构思和写法方面的特色:针对于篇、部分、段。

例题: 文章④⑤两段写有人说大雁怯懦,从全文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人们对大雁的错误认识,再写作者对大雁的敬佩赞美,更加突出了大雁面对艰险勇敢无畏、坚韧顽强的精神。使文章跌宕起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结合文意正确分析表达作用得2分,写出“欲扬先抑”得1分,写出“使文章跌宕起伏”或“激发阅读兴趣”得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