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后,账户市值下降了7.7%,持股发生了一些变化,招商银行H及A占比约为21%,兴业约占7%,建行H及中信H约6%,银行总计占了34%,H股B占14%,晨鸣B占30%,其他张裕B、中国宏桥、一致B、融创中国、新城发展控股占了不到20%,还有3%左右的美元现汇。
还能跌多少呢?一季报出来之前,银行再跌20%是极限,为什么这么说呢?大行H股再跌20%,扣除20%的红利税后,股息率也会达到7%+,如果直接投资港股,股息率达到8%,基本上差不多了。招商银行A股再跌20%,就低于员工持股价,估计也跌不动了,上次股灾了就跌到了14元,比员工持股价13.13还高不少。招商H再跌20%,考虑红利税,股息率也大于5%,再加上招行确定性强很多,估计也就到底了。
为什么说一季报出来之前是这样,因为一季报如果很大的变数,就不好说底在哪里,相反,如果一季报利润与上年基本持平或波动不大,那么,下跌空间也被锁死,至少在半年报出来之前,从当前股价再下跌超过20%的可能性也很小。
至于晨鸣B,大股东一直在增持,不断买入H股,B股,增持均价也是5元港币以上,与今天的收盘价差不多,如果再下跌20%,也不是没可能,股灾期间有两周左右跌到了4港币以下,但长期持有赔钱的可能性不大,毕竟员工、董事长都持有大量母公司股份,他们增持了,说服力还是有的,贬值是个大问题,但这是个一次性问题,两年贬到位,就影响两年,三年贬到位就影响三年,而不会有长期影响。
至于H股B,极限位置是在0.3元以上,但没有现金了,初步打算是以0.64元为基准,每跌5分钱,就卖一点其他的股票,增持这个货,直到其占比达到20%就不再增持了。
总之,做好账户回撤20%的准备,慢慢熬着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