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总仓位110%,浦发与招商各占50%,分级套利占10%。这几天试了几把套利,结果并不理想。
一是中航军工申购分拆,不顺利,我保证我进行的是场内申购,除非出现幻觉才会输错,结果返回的场外份额,打电话给券商也没解决问题,分拆不了,又原路返回,场外赎回,一来一去,损失两次路费。场外申购那个界面我根本没打开过,冤枉。如果券商有普通的(不可盲拆)和文艺的(可盲拆),我的券商就是2B的,不仅不能盲拆,场内场外都搞乱了。
二是转债分级基金,因为合并折价,所以是买入、合并、赎回的套路,一次成功,一次失败,总盈亏是负的。
三是纯债分级合并赎回套利,微盈。
四是申购银行分级,用华泰的盲拆,一会就能上市卖出,结果未知。
总之,经过这几次折腾,感觉这个事没那么容易。首先,合并溢价的时候,大家都申购、盲拆,卖出,容易踩踏,中航军工就是例子;其次,合并折价时,不踩踏,但要承担至少一天的波动,并且要付出不能午睡的代价,要想午睡,就要承担一天半的波动。再次,折价或溢价需参考盘中净值,而这个值是估计出来的,有时不准。
好比两个地方卖同一种西瓜,A地1元一斤,B地1.2元一斤,大家都从A地买,往B地运,但路上至少有一天时间,这一天有可能A地与B地的西瓜都同时降了0.3元,这样就赔了。或者大量的运瓜人同时到达B地,这时相互踩踏,价格降到了1元,白搭了路费。
当然,折价套利比溢价好一点,如果长期有折价,不停地买入合并赎回,理论上是能赚钱的,因为那一天暴露的波动,长期来看有涨有跌,会对冲掉,差价还是能拿到手。但问题是,如果市场环境不好,会出现折价,市场环境一好,折价可能会消失,这样就是,涨的时候没折价,跌的时候有折价,长期来看,出现折价套利的时机,往往意味着暴露的那一天大概率会下跌。
总之,很难赚到,即便能赚钱,也很辛苦,包括为了减少暴露时间而不睡午觉,这一点本人受不了,我一般没课时是要睡到4点多的。那为什么交易所不修改下规则呢,比如当天合并,当天就可以赎回,上交所的分级基金就是这样,比如上证50分级基金,当天合并当天可赎回,但这样基本就不会产生合并折价了,因为计算机自动套利就会在收盘时把折价拉平。所以,如果是人做,基本只能做有风险套利,有一段时间的风险暴露,无风险套利只能是机器活,人干不过机器,我等小散值不得开发个软件去做。
有时在想,市场到底有无效率?看银行股、看创业板,觉得市场没什么效率可言;
看套利,觉得市场很聪明,不给人留太多机会。其实,原因也简单,套利的事,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空间就小;价值投资,大家看法差异很大,空间也大。当然,从更广义上来说,价投也是套利,套的是未来股利的折现值大于当前股价。
套利还是要关注,但期望不能太大,这是个累活,一种套利方式,随着了解的人越来越多,赚钱就越来越困难,就需要再找新的小众方式,这个就费脑子了,还不一定找得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