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戈尔02

(2013-06-18 21:11:16)
分类: 实证分析

先说一个小插曲,最近两天读年报,发现雅戈尔2012年年报的一处疑点,未来城一期的预收款与销售收入对不上,2011年末,未来城一期的预收款为779870132012年末,未来城一期的预收款为19756500,两年末的预售比例相同,均为94.3%,但2012年,未来城确认的收入只有18123053。也就是说,在没有新增销售的情况下,预收款下降了58230513,但收入只增了18123053,将近4000万的预收款不见了。今天打电话问了一下,原来是他们财会部门算错了,2011年多确认了4000万的预收款,至于为什么算错了,他们说还要再在找原因,估计是套话,错了就错了,估计也没人费力气再找了。

虽然是插曲,我更加确认了一个观点,对于未来,尽量持不可知的态度,信心太满不好。一个小散,也没实际经营经验,能看到的只有报表,但报表有可能造假,有可能出错,有可能披露不充分,凭什么有那么强的信心?

回归正题,这几天看报表,发现准确预计雅戈尔的业绩是很困难的任务。

首先,房产业务,卖出房子只能记入预收款,等验收交付后,才能从预收款转入营业收入。虽然很多房子早卖出去了,但就是很久不交付,迟迟不确认收入。虽然年报中提出了预计会竣工交付的项目,但预计的不等于实际的,可以有很大出入,差一个项目,就差很多。举一个例子,御玺园,2012年就竣工了,已经确认了22亿的预收款,但2013年的一季报,仍未反映在报表中,那就是还没交付,啥时交付,不知道。

其次,投资业务。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要还持有,就不结算损益,只有卖了,才结转损益,比如,截止一季度,有浮盈20多亿,但由于出售了赔钱的资产,所以产生的投资亏损2亿多。这也是不可预知的。

综上,我倾向于把房产的预收款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看作是一个蓄水池,这个蓄水池有多少水基本是能看清,至于今年能放出多少,明年放出多少,则说不准,反正现在多流出,以后就少流出,现在少流出,以后就多流出。对于投资业务,先把亏损的卖了,以后再卖就是卖盈利的了。对于房产业务,总压着不交付,营业收入增加慢,但预收款就越来越多。

那么这个蓄水池有多深,粗略算一下,150亿的预收款中,按2013年一季度数据,地产业务销售利润率11%,按此比率,包含利润16.5亿,按2012年年报数据,地产业务利润率15%,如果按此比率算,则包含利润22.5亿,取个中间数按19亿;投资业务,20亿的浮盈,按22.7亿的股本,这两块业务在将来会产生的每股收益为1.71元。

假定未来两年把预收款结转为营业收入(每年70多亿,年报中的计划就是增加40%的收入,达到70亿),则地产业务在未来两年每年贡献每股收益0.42元,服装业务按每股0.4元,投资业务贡献暂定为0,则每股收益可以达到0.82元。1元钱有无可能,当然有可能,只要地产利润稍高一点就行,有没有可能是1.5元,也不能说没可能,如果出售了一部分盈利的金融投资,完全有可能,并且根据雅戈尔的说法,未来向实体投资转型,完全有可能出售金融投资,投向实体投资。那么有没有可能是0.6元,也不能排除,比如雅戈尔出售亏损的金融投资,转向实业,同时保留盈利的金融投资。

所以,具体的测算每股收益意义不大。我投资的逻辑就是盯着蓄水池,只要水还够深,就不怕。未来的退出,一是靠高分红(李是否有动力高分红,有可能),或高分红引发的股价回归;二是纺织城搬迁,可能产生的股价催化。第二个不做打算,有更好,没有也不影响。如果这两个逻辑均不成立,那就只能认赔出局,因为并没有看出明显的成长性,再不高分红,就没啥意思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术不正
后一篇:装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