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无

(2012-07-24 21:38:55)
标签:

杂谈

分类: 坐而论道

    老子云: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效。一直似懂非懂,近日来杂事缠身,不得解脱,由于本人近十年来,除了读书就是教书,都是甩大鞋式的生活状态,事情一多,感到压力很大。但突然间,好像对这两句话有所悟。

    当代人,大部分都是在压力下生活,压力是主观感受,取决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二是内心承受力。外部环境是改变不了的,能改的只有内心承受力了。如何减轻内部压力呢?压力的本质就是对利益的担心,除此无它。常无,无的就是自己,就是利益,这样才能平心静气,把事情处理地更好。

    越发觉得老子是积极的,是入世的,它提供的整套方法都是入世哲学。比如,他说无为,其实是无为而无不为,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总体而言是为而不争,报着为而不争的心态去为,实际是最大的争,因为这样你才会发挥得最好。再比如,他说善战者不怒,我认为这是最高的日常斗争哲学,如果这是老子的原创,我认为他肯定是一个日常斗争高手,不怒才能免出昏招,先学不生气,再学气死人。战胜了怎么办,胜而不美,对战败一方以丧礼处之,我胜了你是不得已,是你自己太不像话了,我并不是追求战胜的这种结果。到了孙子那里,就发展为先胜而后战了。

    抱着可以没有的心态去占有,抱着随时可以放下的态度去拿起,这是化解压力的好办法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波三折
后一篇:博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