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某投资者进行投资,设定的策略为价格打五折时买入,当价格回归价值时卖出,这是比较典型的价值投资策略。这个策略要成功,需要价格向价值回归,价格是不是一定要向价值回归呢?有什么内在保障机制吗?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答,上述策略的效果值得怀疑。之所以有这样一问,是因为很多投资者等待银行股的价值回归已经等了太长时间,有的投资银行两三年了,现在刚解套,那么有没有办法尽量避免这种超长时间的等待呢?
首先,有些价值市场必须认可,虽然市场先生桀骜不驯,但它也有服软的时候。必须认可的价值包括几类:一是套利类的股票。如包含现金先择权的股票、要约收购的股票,这一类市场必须认可,因为市场如真的不认可的话,有人倒霉,这个倒霉的人是有能力在一定时间内操控市场的,想想000629。二是大比例分红的股票,最好是有分红承诺的股票。这时,业绩与分红联系了起来,真金白银在那,只要合理预测出每股收益,就知道了将来的分红,其市场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偏离,否则股息率会出奇的高,大量的套利资金会进入。比如长江电力承诺,2015年前每年分红不低于可分收益的50%。你可以看到,在大蓝筹中,它的市盈率还维持在20倍左右,为什么它不能跌到10倍呢,因为那样股息率会出奇的高,套利资金会蜂拥而入。
其次,有些价值市场可以认可,也可以不认可,取决于市场条件,最典型的是银行股。银行股确实低估,但你很难找到一种机制让它非涨不可。大体来说,对于这种情形,有以下几种力量可以一定程度上促使价格向价值回归:一是实业资本介入,股价太低时,对实业资本产生了吸引力,实业资本进场买股票。比如史老板买民生。但站在事前的角度,实业资本何时进入,以多大规模进入,有无能力进入,这些都是投资者不能掌握的,偶然性很大。二是股价如果再跌会伤到某些集团,这些集团就会有作为。比如,银行再跌就破净,破净就无法融资,银行就达不到新的监管要求,这时,显然有人比我们急,比我们急的人也比我们有办法,但这也不能说是万无一失的,因为这些人的办法无非是放利好,但有时市场只相信真金白银。三是股价再跌会给市场造成震动,比如我相信银行A股破净会给市场带来震动,毕竟以前只有业绩不佳的钢铁股破净,现在业绩如此之好的银行破净,最起码会引起短时的轰动,逼迫市场重新思考。就像一直得不到伸冤的案件,一旦引起网友们注意,会得到公正处理一样。
综上,一定要找到一种导致价值回归的市场机制,不同的股票,这种机制可能是有差别的,不能一味相信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否则可能会付出很高的时间成本。当你找到回归的机制时,这种投资就类似于套利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