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证妈妈被抓 身为母亲的尊严
标签:
常理制度建议北漂杂谈 |
http://www.tiannv.com/uploadfile/2013/1213/20131213041131445.jpg身为母亲的尊严" />
曹海丽流下伤心的泪水(此文章属于天下女人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非京籍的儿子将在北京上公立小学,却因暂住证、“老家无监护条件证明”不合格被卡住,心急的妈妈曹海丽打起了假证的注意,结果在交易时当场被抓。昨日,被媒体称为“假证妈妈”的曹海丽,在昌平法院受审时当庭认罪,检方建议对“假证妈妈”判处缓刑,而曹海丽的儿子,只能送回老家上学。
法律的严肃性需要捍卫,但与此同时,这个案件真正受人关注、让人唏嘘的,绝不是办假证的违法事实本身,而是办假证的缘由——为什么一个普通但有尊严的妈妈,为了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竟然能走出“办假证”的一步,最终变成毫无尊严的阶下囚呢?
按照北京市有关规定,非京籍儿童在京上学,其父母需办齐暂住证、在京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五证”——这样的规定真是太过苛刻冷漠!曹海丽的儿子只是读小学而已,又不是参加异地高考抢北京户籍考生的所谓“高考福利”。更何况,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只要父母在北京工作,或者孩子是在北京出生,教育部门没有理由拒绝其在京就读。
退一步说,就算是怕不限制外籍户口学生在北京上学,会带来大量外籍学生,影响到北京本地户籍学生的教育权益,而必须对非京籍户口学生在京上学采取一些限制性的措施,那么这些限制措施是不是非得像曹海丽那样,必须办齐所谓“五证”这么麻烦呢?
http://www.tiannv.com/uploadfile/2013/1213/20131213041139205.jpg身为母亲的尊严" />
教育不公平社会难公平(此文章属于天下女人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按常理,只要父母确实是长期在当地工作和居住,孩子就应该随父母就近入学。这样既能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不用与父母分开,缺失必要的家庭教育。而要证明在京工作和居住,其实只需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居住证明即可,何须其他证明?设置过多的“证明门槛”,必将把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挡在公立小学的门外,迫使其离开父母回老家上学,成为安全和教育都更具风险性的“留守儿童”。一个有责任感的政府不应该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
而据报道,这位母亲之所以想到办假证,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赶回家开的“无监护条件证明”是用信纸手写的加盖了老家镇政府的公章,而北京回龙观镇政府要求统一格式的打印件!且不说这个理由有多牵强荒谬,即便这个理由成立,作为公共服务单位,也应该提前将孩子上学所需的所有证件、证明以及需用怎样的格式呈现等问题向社会公布告知,遇到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也应主动为来者解释、说明,使其不跑“冤枉路”。不知道回龙观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有没有接受过上岗培训,什么是“统一格式”为什么不能一次告知?为什么你们工作的失误要让别人来承担呢?
制度的苛刻和公共服务的冷漠,使得曹海丽不得不铤而走险,做出了“违法”的事。但是,曹海丽只是这个巨大城市里无数个无助父母里的一个,现实中,还有多少为繁琐的借读手续而来回奔波的家长,还有多少期盼和父母相守又能接受正规教育的孩子,相信这不是一个小数字。曹海丽作为母亲的尊严,生生被各种人为的条条框框所挤压,到最后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悲惨”的画面。我想说,这个国家不能这样对待一个母亲,不能把孩子这样进行粗暴的分割,不能把教育当成一种“特权”。北漂母亲办假证——如果这也违法,那绝不只是违法者自己的问题。
详情请点击:http://www.tiannv.com/a/Opinion_Leaders/News/2013/13-12962-1.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