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2021-11-12 14:43:58)
标签:

广东省

佛山市

禅城区

莲塘村

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1年11月10日

  2021年11月10日。我坐地铁到广佛线祖庙站D出口,沿着祖庙路走约8分钟老到人民路的佛山电大公交车站坐124路公交车,半个小时到达124路公交车总站的前一站莲塘管理区站下车,下车这里就是莲塘公园,莲塘公园四周都是景点。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下车这里,就是莲塘村古式建筑牌楼高高耸立的镬耳墙上,四个红色大字“毓秀莲塘”首先映入眼帘。村名充满诗情画意的这里,拥有大片荷塘,夏季莲花绽放时美不胜收。莲塘绝大部分村民都姓陈,据村里老人介绍,莲塘陈氏,祖籍河南颍川,北宋年间迁入广东,元延年间落户莲塘,700多年来,子孙后代在此安居乐业。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塔楼:借古村活化之东风,始建于2015年,楼高二十米、五层。登楼推窗远眺,西南面樵山隐隐,东平河水淙淙。近观村落新建住宅鳞次栉比、高低参差,繁华一片。此时更望后辈奋发上进,开创美好未来。铭以“莲塘毓秀”即为此愿。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塔楼大门两边的对联:霞蔚云蒸新宇宙,春华秋实美乡村。横批“春色满园”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先祖象渊公祖籍河南省光州府固始县。于宋·咸淳二年,从广东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后赘居大富谭氏,生二子,次子怡莲。元·延祐六年(1319年),怡莲公从大富移居莲塘,事业有成,遂与招姓女子结婚,自此陈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至今已近700年历史。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地势地平,犹如一大塘。过去水网密集禾田鱼塘交织,极富岭南水乡气息。在张桥头以南及太史第以东各有一大片池塘,遍植莲藕,盛夏时节,荷叶田田,荷花亭亭,景色怡人,故名莲塘。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明清以来,全村有庠生(即秀才)9人,贡生1人,武举人1人,翰林1人,涌现出陈如岳、陈景舒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莲塘有着悠久的龙狮文化传统,拥有张槎街道唯一一个龙狮运动训练基地,其武术龙狮团自1998年成立以来,在国内外比赛中几十次取得优异成绩,已成为张槎街道龙狮文化品牌。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这岭南古村的古韵与新风。在佛山中心城区的西部,这座古村落,有清新宜人的自然风光,大片的莲塘、绕村而行的碧水,一派岭南水乡景象;这里有鳞次栉比的古式建筑,太史第、清湾书室、康乐祠,蕴含着独特的历史韵味;这里还有精彩丰富的非遗文化和民俗活动,龙舟、醒狮、书法,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作为佛山知名特色古村落,禅城区张槎街道莲塘村开村至今已有700年。在历史长河中,村内一批古建筑由于缺乏有效保护,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莲塘以古村落活化为契机,推动了一批古建筑的复建。如今,在古韵和新风交织中,莲塘正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戏台。戏台两侧的对联:艺苑迎春粤韵悠扬歌盛世,曲坛共庆管弦乐奏颂昇平。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旧有七月初七主帅诞、七姐诞唱戏的习俗。重阳节敬老,惯例请剧团来村中演戏,让村里老少同乐,是为莲塘人尊老爱幼传统。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2015年在原来演戏的“露天舞台”旧址重建莲塘戏台,私伙局唱戏、龙舟文化节、醒狮文化交流等各类活动均在此举行。1970年冬,莲塘大队多时召开群众大会。简陋的露天舞台建起来了。自此,上演过出出人间悲喜剧。1970-90年代,本村文化室也曾在此演出自排的剧目。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2015年。新戏台,祁如联语所说:高歌盛世、长颂昇平。古戏台坐南朝北,舞台上面出将入相两个戏门,舞台两边的对联:曲坛共庆管弦乐奏颂升平,艺苑迎春粤韵悠扬歌盛世。无疑古戏台现已成为村中大型活动的场所。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戏台侧墙上题“人生如戏”,提醒观者领会戏中真谛,好好把握人生。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是作为佛山禅城区古村活化的代表,展示莲塘村岭南古村落风貌,推广南狮、米酒、书法等独特的文化,力图将莲塘村打造成集文化、休闲、旅游、商业、宜居于一体的古村落活化示范点。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康乐楼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张桥头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自古以来,曾有招、冯、陈、徐、苏、张等姓氏在此聚居。莲塘有土名如苏家庄、张桥头等,均为当年某姓氏的聚居地。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随着时代变迁,除陈姓之外,其他各姓大多外迁。张氏聚居之处有一小石桥,几经改建仍保留“张桥头”之名,桥下建有小舟模型,寓意莲塘人怀念先人,要如昔日一般守望相处、同舟共济。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张槎街道位于佛山市区的西面。“槎”这个字是一个生僻字,音与‘差’字同音,百度上说是:指用刀斧砍斫树木的枝丫。在佛山用这个字作地名还比较多,比如奇槎等等。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牛角塘位于村庄西南。牛在农耕时代是村民必不可少的耕耘助手,村民对它爱之、惜之。黄昏时分,农夫荷锄而归,必牵牛至此,让“宝贝”沐浴、饮水。此塘原形如弯月,更像一对牛角。某日,有人说:到“牛角塘”去。就此,牛角塘之名流传。2000年代初,因村政建设,填土,筑围,今“牛角塘”己变样了。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清湾书室
  清湾书室是晚清时莲塘陈氏族人修建的一座私人书室,村里的读书人在此聚会交流,也曾作为家族私塾,村中塾师陈萌庭在此授徒。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人历来重视族中子弟的教育,也有着身后的书法文化底蕴,当代书法艺术家陈景舒先生是莲塘陈氏第二十一世传孙,幼年启蒙于莲塘村塾师陈伯琦先生。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清湾书室大门两边的对联:知书方达礼,重教定尊师。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孔子像上面是“万世师表”,两边墙柱上的对联:仲尼留雅韻,桃李競芬芳。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清湾书室简介。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尊师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重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一副励志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清湾书室重建之后,将作为族人学习国学、习练交流书法艺术的场所,每年在此举办开笔礼,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室内也摆放着陈景舒先生的墨宝,以及莲塘村相关的剪纸成品。
   对联: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禅狮圣域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从进村很多的地方都看到狮子的身影,这表现莲塘龙狮文化源远流长,舞龙舞狮一直是莲塘村的传统项目,莲塘狮队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誉满禅城,赢得“顽童少狮”美誉。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乘着古村活化的东风,作为龙狮文化名村,莲塘村新建“禅狮圣域”牌坊,将其打造成龙狮博物馆。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禅狮圣域建筑群,这里可以看做莲塘这些新建的仿古建筑的核心。正面是正殿,左右两边是偏殿,前面是禅狮圣域石牌坊。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禅狮圣域”牌坊稍走几步来到龙狮用品作坊,里面陈列莲塘村多次龙狮比赛获奖锦旗,奖杯。这里同时也是狮头手作坊,狮头都是纯手工制作。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这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南狮“三星狮”的重要发源地,建设了张槎唯一一个龙狮训练基地,于1998年组建的龙狮队,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张槎龙狮文化的品牌。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这幢龙狮楼大有乾坤,除了首层的龙狮训练基地,二楼是佛山图书馆莲塘分馆,以智能、自助、免费开放为特点,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三楼则将打造成室内体育活动中心,丰富村民体育文化生活。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南狮圣殿主要作为南狮发源地供奉狮圣,建筑借鉴少林寺山门建筑风格,气势雄伟,正面造型酷似南狮狮头。大殿内供奉南狮始祖三色狮头及历届狮王牌匾铁书等。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龙狮训练基地,在莲塘村,非遗文化和民俗活动也十分丰富。舞龙舞狮、划龙舟等一直是莲塘人热衷的传统项目。从村内常设的龙狮、龙舟训练基地,就足以看出这些民俗文化在莲塘人心目中的地位。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醒狮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名满佛山,赢得“顽童少狮”的美誉。莲塘龙狮团组建于1995年,几十年来,多次到省外、海外参加比赛且屡获佳绩。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河涌交错。村民人人似水上蛟龙,竞速龙舟是传统的水上活动,造就了一批“孔武有力”的挠手(俗称“扒丁”)。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村内至今保存有多艘龙舟,现存的三条“十一人龙”,其中一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广州定造,至今已近90年。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舞龙舞狮是另一传统项目,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有一群练出扎实武术功底的少年,莲塘村的醒狮在省城——广州出了风头,赢得“顽童少狮”之誉。如今村中既有专门的龙狮用品制作坊,亦有龙狮训练基地。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太史第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原名“贻远堂”。光绪九年(1883),莲塘陈氏第十九传孙陈如岳(1843-1914)赴京应癸未科会试,殿试二甲第三十二名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官。陈如岳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按例可建一座“太史第”,但朝廷只发放了三十两牌坊银。地方官员、乡绅富户纷纷表示愿意资助,但陈如岳认为不应贪慕虚荣,更不应该以官职,谋取钱财,于是一一婉拒,只把叔父所创建的“贻远堂”稍作改建,即为“太史第”。后辈子弟皆以陈如岳为楷模,不贪不占、不慕虚荣。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清末佛山历史文化名人陈如岳就是莲塘人,他的故事在这里家喻户晓。入太史第,只见飞梁画栋、装饰典雅。内部设有莲塘陈氏名人录、陈如岳生平事迹展板、习作手稿等珍贵史料。光叔告诉记者,“陈如岳的书法造诣很高深,广州莲香楼的匾额就是他所题”。
  据史料记载,陈如岳是莲塘陈氏第十九世孙,出生于酿酒世家,为陈太吉酒庄第三代传人,自幼从学于岭南名儒朱九江,博学多闻。陈如岳在光绪九年举进士,被钦点翰林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官。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后,按例可以建一座“太史第”,但朝廷只发放了三十两牌坊银,地方官员、乡绅富户纷纷表示愿意资助,但陈如岳认为不应贪慕虚荣,更不应该以官职谋取钱财,于是一一婉拒,只把祖父所建的“贻远堂”稍作改建,即为“太史第”。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后来,陈如岳辞官回到了故里,批注古籍、撰述诗文、教育子弟并兼营陈太吉酒庄。在酒庄,陈如岳尝试以肥猪肉酿酒,发现被酝浸后的肥肉晶莹剔透,原来的米酒也变得更加清透醇香,口感甘洌,于是,将这种用猪肉浸制的烧酒取名“肉冰烧”,因粤语的“肉”和“玉”同音,浸泡后的猪肉又像玉一样,故又更名为“玉冰烧”,该工艺一直传承至今。如今,太史第内还摆放着酒坛以及玉冰烧的制作工艺展板。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主帅庙(康乐祠)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主帅庙建于明成化年间,供奉主帅康保裔。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康保裔是宋朝名将,宋真宗时期,辽兵入侵中原,康保裔领兵抗辽,在一次大战中身陷重围,部下愿拼死掩护他突围,但他不愿苟且偷生,最终英勇捐躯。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老百姓敬康保裔忠肝赤胆,建庙供奉,祈求康公保境安民。北宋国力渐弱,中原人口南迁,将供奉康公的风俗带到了广东。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将每年七月初七定为主帅诞。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康乐祠主庙两旁设有两个门,分别左写“路易”,右写“礼门”。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而该祠保留着三进式设计,两边长廊上挂着精致的吊灯。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祠庙房顶也尽显细节,中间雕刻有粤剧场景。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主帅庙供奉康公(主帅)或康王,关于其身份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周康王,有的认为是楚康王,有的认为是汉代将帅李烈,因保国有功,受封为康公真君。也有的认为是宋康王(即后来的南宋皇帝赵构)。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主帅庙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旧时莲塘人“请神”的地方。由于历史原因,1959年主帅庙被拆。直到现在才重建,面积也从原来的100平方米扩大至450平方米,在延续原有风格的同时也进行了设计上的创新。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秋天的阳光,清澈明媚,云淡风轻中,让人惬意又安然。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深秋池塘里,褪去红花绿叶的残荷迎风摇摆,告诉人们不要忘记夏天她们热情盛放的样子。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时下深秋,虽然告别了盛夏时节的荷花飘香,因荷花前来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已不多见,但在时光的洗礼下,荷花池里叶黄茎干的残荷也别有一番韵味,村民的生活也更加悠闲自在。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走过莲塘公园,只见回廊曲折的莲塘水榭、古老的埠头和拱桥、绕村而流的涌水,处处呈现出岭南水乡的风貌。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古香古色的太史第、主帅庙、清湾书室等组成的建筑群庄严而肃穆,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愈显活力。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晨曦之中,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或谈天说地,或下棋运动;夕阳西下,小孩子三五成群,或追逐玩乐,或复习功课;华灯初上,村民及外来人员一起组队在广场上跳舞。这里已成为莲塘村民悠闲娱乐的圣地。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公园的莲花池。近年来扩大了公园的面积,并且增加了绿化,河涌建设了亲水台,护栏,湖里种满了荷花,微风荡过,带来阵阵荷香。莲塘公园与这些新建的仿古建筑相映成趣,共同构成莲塘的旅游主轴。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爱莲亭,莲塘人爱莲,开村先祖号“怡莲”。村中莲花池种植莲花,池中筑亭立碑,刻《爱莲说》。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村民闲暇时都会在这里漫步、休憩、赏脸、观鱼、读诗,教导子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人当持身正直,洁身自好。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爱莲亭远景,画满图画的长廊,绵延走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月老像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随着时代的洪流,莲塘人完成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不止在血脉,更多的是先祖留下的文化、精神,正因为这些一直绵延不断。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听音阁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怡乐园
莲塘怡乐园设村史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既展示莲塘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的演进历程,又是村民文化生活的服务平台、党员村民志愿者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优秀家风继续吹”、“书香家庭”、“公益家庭”、“守护家人”等各类主题活动,弘扬孝悌之道,培养优秀家风。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思源石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颖水桥。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陈氏,祖籍河南颍川,北宋年间迁入广东,元延年间落户莲塘,此后历经七百载,安居乐业。为感念祖居故里,于21世纪初,建颖水桥,勒思源石,冀望后人谨记饮水思源,守根固本,不忘初心。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

  莲塘村是张槎街道西南部的一个城中村,紧邻季华路与东平水道,交通很是方便的。古时村内拥有多方荷塘,夏季荷叶摇曳,莲花盛放甚是迷人,故名莲塘。据称莲塘村建村于元代,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现在莲塘绝大部分村民都姓陈。据他们自己说陈氏族人的先祖祖籍河南,于宋宣和年间(1120—1123)始迁于广东南雄珠玑巷,至元代延祐六年(1319)移居莲塘。
  历史上莲塘村名人众多,在明清时代已有不少科举家族。自明清以来,莲塘有庠生(俗称秀才)9人:贡生1人,武举人1人,翰林1人。由吏员出身官至知州、知县者2人; 出任各地方要职者多人。其中陈桐林曾任广西郁(玉)林直棣州知州;陈如岳,光绪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官等。
  驰名中外的石湾陈太吉酒庄(太吉酒厂有限公司前身)为莲塘人陈屏贤开创,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其孙陈如岳发扬光大,独创广东米酒‘石湾玉冰烧’,酒香醇洌,至今仍弥漫在佛山的寻常百姓家。
  莲塘舞狮在清末民初已风靡一时。民国石湾秋色巡游,莲塘村以‘顽童少狮’为名的狮团赫赫有名。19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莲塘龙狮团曾到海外、省外多个地方参加比赛屡获殊荣。1999年莲塘龙狮团代表佛山市五十周年庆典。张槎唯一的龙舟、龙狮训练基地也坐落莲塘,其龙舟、龙狮队伍常常代表莲塘甚至张槎出征海内外。
  莲塘村是佛山‘古村活化’的代表村落之一,活化的主题是‘酒香莲塘,龙狮圣地’。所谓的‘古村活化’就是在这些有着悠久历史记载的古村落原址上修建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具体地说在莲塘近几年来年先后修建了古戏台、塔楼、清湾书室、康乐祠、太史第、仿古牌楼禅狮圣域建筑群、主帅庙等,这些仿建筑物是莲塘古村落悠久历史的外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