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己改名
自己改名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340
  • 关注人气: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2021-06-21 12:04:38)
标签:

湘山寺

广西

桂林

全州

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11月21日

    我们从广州出发,于下午1点多钟就到了全州南站,出站后我们三个人拍合影后坐的士到维也那酒店,火车站到到维也那酒店约2公里,车费10元,几分钟就到了维也那酒店,登记住宿后,就到房间,我休息时,看到房间有两本不一样版本的全州旅游画册《红色胜地大美全州》,于是就翻看。了解到全州有湘山寺、镇湘塔、雷公寺、蓑衣渡等景点,因下午才几个小时,只能游一、两个景点。 于是我一个人出酒店门口拦的士前往湘山寺,约10分钟(车费10元)酒到了湘山寺大门。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全州始建于公元前221年(秦朝),位于桂林地区东北部,现面积4020.8多平方公里,现设10镇10乡(即全州镇、龙水镇、大西江镇、绍水镇、咸水镇、石塘镇、黄沙河镇、庙头镇、文桥镇、永岁乡、白宝乡、东山瑶族乡、城郊乡、塘乡、朝南乡、两河乡、安和乡、蕉江瑶族乡、凤凰乡),人口77.8万多,有汉、壮、苗、侗、毛南等民族。盛产稻谷和黄红麻、花生、大蒜等经济作物,土特产有湘山酒、禾花鱼、五香豆腐干等,名胜古迹有湘山寺、炎井温泉、燕子窝楼等。全州地处湘江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要隘,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南要塞,秦始皇南平北越,在零陵(今全州境内);吕布杀英布,大战与洮水(今永岁乡洮水);南明时期,何腾蛟、郝摇旗在飞鸾桥大败清兵。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公元一八五三年,天平军血战全州城,南王冯云山喋血蓑衣渡;国内革命时期,将桂军阀大战与黄沙河,一九三四年,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湘江,血战觉山铺,一九四四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广西,全州首当其冲陷入铁蹄之下,一九四七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八桂,肖劲光大军逐鹿全州。全州,这块承受了血与活的洗礼,无数代人都经历了战争的磨练,以其历史上显著的地位,从而赢得了“广西第一镇”之美称。  
  全州有很多可爱的地方,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名胜古迹,主要有湘山湘水湘情、炎井风光、燕窝楼风光。  湘山湘水湘情  湘山湘水湘情,包括湘山古情、湘山悠情、岩石悠情、关岳庙寄情。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古情  湘山寺,楚南第一名刹,座落在全州城西北风景绚丽的湘山脚下。湘山寺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桂黄中路,全州县城内西隅湘山之上,历史悠久,初名"净土院"。它始建于唐代,素有“兴唐显宋”之美誉,“楚南第一名刹”之雅称,系公元756年唐代高僧无量寿佛创建。宋朝4位皇帝先后5次加封,宋徽宗亲临膜拜;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曾住寺为僧21年,留有石刻花图;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题崖刻"寿世慈荫"。湘山寺,有飞来石,洗钵泉、妙明塔、寿佛殿、圆通宝殿、放生池动物石雕群等景观。鼎盛时期寺内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
湘山寺山门.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这座公元756年由唐代高僧全真大师(无量寿佛)始建,至今已近1300年历史,宋朝四位皇帝先后五次加封,宋徽宗亲临膜拜的寿佛文化信仰胜地湘山寺。
  湘山寺的盛名,缘于佛刹始祖全真大法师,“全州”的名称也因他而来:后晋天福二年,楚王马希范向朝廷启奏,因湘川县(全州县当时的县名)的“全真法师”闻名楚南,提议升湘川县为州,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朝廷批准,升为全州,并改湘川县为清湘县,与灌阳县同属之。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站在正大门外远处,眼前方蔚蓝的天际线边勾画一面巨大屏风般的青山,半山腰掩映着一个渺小的赤心亭,间或山顶几个上下山的点点人影,红黄色的亭与人影似乎是画家在屏风之上的点缀,更增添了几分亮丽与生机。
  走进寺院大门,便见殿堂掩映在树木丛中。银杏树金黄的叶子,愈发衬托古寺的金碧辉煌。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景区大门为新建的仿古建筑。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里的桂林旅游导览图。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导游全景图。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跨入正大门,有种开阔疏朗的感觉,眼前一条干净笔直的路,路的左边是宽阔的寿佛广场,右前方依次并列休闲亭、放生池与门球场。休闲亭便荫蔽在古木林中,四周有各式的矮灌木丛。走近放生池旁,倚在石栏边欣然细赏,池里刻有龙、凤、狮、麟、蛙、蚌、蟹等二十余件石雕精品,各种动物栩栩如生,逼真传神。如今,水池里也放养有成群灵活的小龟、小鱼,它们似乎毫不畏惧游人,只顾快活地游来游走,尤其是那结队的乌龟,拼了全力似的摇摆着四只脚在游走,那笨拙憨态样甚是可爱,似乎那一组组石雕动物也被感染到灵气,整个池里徐徐蠕动,热闹非凡。不过不必担心闹中出乱,因为池中北隅雕刻有一侧卧的石僧,专门负责管理池中众生。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放生池石雕。它们,原本是一整块天然石头,是能工巧匠择石依势雕琢,赋予了他们灵魂和生命。一百多年来,保持着栩栩如生的姿态,看你来我往,鱼戏水间。
由放生池回到嵌石路左边的寿佛广场,广场无比宽阔,分两上下曲折两阶层,地面大多由青灰色嵌石铺石,其中低层广场正中心位置呈现一个大的深红色大理石长方形,仿佛一条长长的红地毯,一直平铺到高层的广场阶梯上,连接“红地毯”接口处是一个从外到内由红、白、黑三色大理石拼成的圆形,呈太极八卦状。这三色的大理石图,带着它们的光泽,互相显映,给人一种鲜明稳定、端庄神秘之感。整个大广场三面环立着大株的白果树,高层广场台阶上左右对称矗立两棵修去顶枝的百年古樟,直径足有十来岁孩子两个半环抱那么大。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全寺势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有法,红柱金顶,工艺精湛。依中轴线上三座殿堂: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
  寿佛广场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高层广场北端便是第一重殿——-天王殿,亦称弥勒殿。天王殿与院内其他三殿建筑一样,红墙黄瓦,流光溢彩,颇显富贵吉祥气,并且两边的红色列柱回廊像两只巨大的胳膊拥抱着整个殿堂。殿内正中是弥勒佛塑像,左右供奉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陀天尊塑像。站在佛前,我没有烧香,也没有去祈愿,只低头弯腰默拜了三拜,然后再往后面。来到了大雄宝殿前。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天王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天王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天王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天王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走过天王殿后面的小古树林, 上几个大台阶,便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屋脊双龙拥鼎,翘角飞龙戏水。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据说原来的大雄宝殿曾有一幅长联:“那边儿消息见半点儿,有甚巴鼻,莫非千幻万幻,说不尽百样即当,因此的雪山中忙倒我释迦吃麻吃麦,辛苦操持,生怕放逸魔,花费了眼前日子;这些事情到十全处还未称心,忽然七旬八旬,叹原来一场扯淡,不觉得漆园里杀彼庄周应牛应马,闲散逍遥,都将顺逆境,交付与头上天公。”这幅幽默诙谐的楹联共有112字,没有高大的殿堂、廊柱,是挂不上这么长的字联,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当年大雄宝殿宏伟的气势。
   过去的伽蓝殿有一幅蕴含着两个民间故事的对联:“三千世界掌中收,任伊孙行者会翻筋斗何曾跳出;十八伽蓝鼻孔啸,饶他韩昌黎极磨牙根也索来归。”此联通俗易懂,读起来令人发笑。而放生池石雕群旁的一副楹联则显得很富有幽默哲理:“物质不灭,精神不灭,凡事自成因果;是目的观,非目的观,全球未有调和。”
  大雄宝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大雄宝殿中间有三尊塑像:“前世、现世、未来”三世佛,即燃灯佛、释迦牟尼、弥勒佛,表示时间的统一于一念。其佛像造型细腻,慈眉善目,金碧辉煌。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大雄宝殿大门柱子两边的对联是:即有之空一法不立,即空之有万法全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大雄宝殿后面及楚南第一名刹广场(无量寿广场)。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绕过大雄宝殿,后面是无量寿广场。广场北侧垒墙上挂着“楚南第一名刹”几个闪闪醒目的铜字,墙底种有绿植显映的“湘山寺”三个大字。从广场右侧步步踏上几十级厚重古老的大青石阶梯,石阶道顶端的右边是天台院,左边是无量寿佛殿,妙明塔、飞来石、古碑林景点。妙明塔、飞来石与古碑林在依次在无量寿佛殿的后面。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天台院下面的小门。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我从无量寿广场的左边登上万象阁的台阶,来到无量寿佛殿。石阶的左墙中有石刻“万象阁”三个字。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石阶的左墙中有石刻“万象阁”三个字。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无量寿佛殿掩映在葱茏翠绿的参天古木下,香烟袅袅,自然、人文景观点缀其间。殿内供奉湘山寺开山祖师无量寿佛爷镀金塑像,帘帐遮掩。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据《湘山志》记载,寿佛爷名全真大师,湖南郴州人,16岁出家,公元756年到达全州开创净土院。对佛学造诣颇深,著有《牧牛歌》《遗教经》等,享年一百六十六岁而终,由于他徳懋寿高,被尊称为“无量寿佛爷”。无量寿佛殿后紧邻妙明塔、飞来石、古碑林。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全真法师俗姓周,别号宗慧,湖南郴州资兴县程水乡周源山人。生于唐开元十六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亥时(公元728年元月),殁于咸通八年二月八日辰时(公元867年),享年139岁(还有166岁的说法)。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全真家道富裕,祖父周大卿,父名周鼎,官至尚书,母熊氏,生三子,全真行第三,他与二兄长皆就读于望族名塾。全真七岁读书,神悟超群。经、史、子、集、注文章,过目不忘,且能妙语联珠,广采博引。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他十六岁时拜别父母,到湖南郴州城西北开元寺,出家受戒学佛。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无量寿佛殿大门两边柱子上的对联:寿星楚南威灵显祈求雨露有感应,佛祖湘山宝塔座効报龙华全州城。落款:卿文甫题,周俊鹤书。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无量寿佛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无量寿佛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无量寿佛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世上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全真法师到湘源县时(即全州县)时,那是唐朝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夏天四月,全真法师走到湘山笋布台,登台远眺,只见五彩毫光围绕,湘江、灌江、罗江三江在此相聚,左边有钵盂山,右边有圣禅山,湘山居中,高高耸立,气势磅礴,便觉得这就是师父所讲的地方,便决定在此定居下来。他在这里斩除荆棘,造下简单的茅屋,亲自开荒种地以自给。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僧俗万众感恩于全真,纷纷捐资修净土院(净土院便是湘山寺最早的名称),让他长住下来。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据说妙明塔门有一联:“锡杖飞空,选得块袈裟片地,试观七十诸峰总不如湘山宝藏;金身觉化,镇住个海口幽石,谛言五百余年转什么衡阳回鹰。”此联说的是两个传说。相传佛刹始祖全真大法师(本地人尊称为寿佛爷)初来全州时无立足之地,想向住在湘山下隐静祠的老尼姑讨一块立身之地,老尼姑只答应给全真一块袈裟大小的地方。全真用锡杖飞空,袈裟随即腾空升起,渐渐地越展越宽,不久便遮天蔽日,罩住了湘山脚下的数百亩山林。老尼姑惊得目瞪口呆,知道全真法师不是凡人,便拜倒在全真的面前,请求将隐静祠也并入佛院。全真点头同意后,又考虑官场民间风华不净,取名为净土院(湘山寺最初名称),自此,湘山寺和尚、尼姑一同修行。又传,湘山下有一条妖龙,就在它要出世危害人间的时候,是寿佛爷(即全真法师)化成宝塔,压在妖龙头上,使它不能出世。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妙明塔系广西最古之寺塔。塔为七级,高26米,外八方,内六方,中空,壁道回曲,螺旋而上。内在历代碑刻二十余幅;塔顶呈葫芦状,悬有铜铃数十个。在无量寿佛殿的后面,就是妙明塔,妙明塔位于湘山寺脚下,系宋淳祐年间为安葬全真大师肉身所建,其时香火甚旺, 此塔始建于唐朝咸通二年(861年),宋元佑七年(1093年)改建成七极,其时香火日旺,北宋微宗游南岳前来顶礼膜拜。南宋高宗赐名为“妙明塔”。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是最古的寺塔。“妙明塔”塔顶呈葫芦状,悬有铜铃数十,风拂铃响,悦荡城空,似仙乐悠扬悦耳,飞鸟不落,草木不生。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寺内还出了一很有传奇色彩的对联。据《湘山志》记载,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二月初八日五更天时,妙明塔忽然放出奇异之光,有金丝鲤鱼、绿毛龟、白花蛇等吉祥形象出现,接着从塔上悬出一幅金字联:“自性转法华,方是真如超上乘;生机还太始,肯留色相碍空门。”(意思是说,佛的本性是反省观心为主的,才是永恒的实体超过上等的事物;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应回归原始的状态,哪肯留下外在的形体来妨碍佛门哩。)僧人与百姓见了又惊又喜,唯独有一个老僧告诫大家要严格防护。当天晚上,寺里不敢烧香点烛。三更时分,唐咸通八年(公元868年)就已经坐化了的全真法师真身(一直完好无损)在历经719年后忽然自焚,最后只剩下牙齿和骨头。看看那忽然冒出的奇联,想一想,似乎暗示了什么。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妙明塔历经千余载,仍雄立楚南。周转秀地堪称“艺术宝库”,妙明塔设有历代摩崖石刻、诗词、芳兰石碑等数十块,尤其著名有清代石涛和尚的石刻兰花,与当代全州文桥籍人任纯道教授题辞“妙明塔”交相辉映,崖壁生辉,睹而忘归,叹为观止。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妙明塔周围秀地石壁上的文字清晰可见,不少文人墨客、虔心向佛者来到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中国清代画家、明末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在湘山寺出家,在这里创作了大量作品,著名作品《兰花图》依然清晰留在“妙明塔”旁的石壁上。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我站在他们走过的地方,看着石壁诗词里的一首“湘水西隅,山麓琼庐。妙音殊,古寺阁闾。疏竹掩映,仙蕙崖书。菡萏岩泉,寒松翠,碧云居。如来境界,同道和儒。淡烟轻,芊草幽衢。晨钟暮鼓,薄雾香舒。虚灵罗汉,伽蓝殿,玉佛珠”,使湘山寺全景尽显眼中。让人品到这里,心不能不觉诗的美妙。使我情不自禁掏出相机,用快门记录下每块石壁上的艺术瑰宝。
  清广西布政使黄国林题:寿山。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妙明塔周转秀地堪称“艺术宝库”,设有历代摩崖石刻、诗词、芳兰石碑等数十块,尤其著名有清代石涛和尚的石刻兰花,康熙御笔亲题“寿世慈阴”,崖壁生辉,吸引中外香港睹而忘归,叹为观止。妙明塔历经千余载,仍雄立楚南。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摇曳多姿的石刻兰花图,这是全州著名僧人画家石涛的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是明朝桂林靖江王的后代。明亡后,潜入湘山寺削发为僧。据传,石涛石刻兰花,全国仅发现两处。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摩崖石刻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摩崖石刻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摩崖石刻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摩崖石刻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摩崖石刻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摩崖石刻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曾住寺为僧21年,留有石刻兰花图。现在看起来有些斑驳。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天台院大门,两边的对联:七层塔影方圆正,一片佛心美善真。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天台院即观音殿(圆通宝殿)。殿内塑有观世音高坐莲花台及金童、玉女虔诚拜佛像。观世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据说许愿灵验,所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也就是观音出生、出家、成佛日,湘山寺人头攒动,四方来客多则上千上万之众。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天台院即观音殿。殿内塑有观世音高坐莲花台及金童、玉女虔诚拜佛像。观世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据说许愿灵验,所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也就是观音出生、出家、成佛日,湘山寺人头攒动,四方来客多则上千上万之众。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真空无礙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龙门山,鲤鱼跃龙门。“五华福地,无过湘山。”勤劳智慧的全州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湘山文化,成为全州文化的典型代表,给了全州人无比的文化自信。全州的学子们,从宋代自清末,进士及第143人。你对这个数字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不过只要知道这是一个很牛的数字就可以了!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石涛简介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藏经洞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财神殿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玄通洞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玄通洞旁有一块石头很奇怪,相片里看像熊撑着一根棍子,亲自去看时,却像一个老人撑着拐棍。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的红色基因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上山石阶路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在上山石阶的半山腰有一个赤心亭。湘山寺里的这些亭子,除在广东工作的全州人士捐建的赤心亭外(通笋布台康熙皇帝四个大字的中途),其它亭子没有命名。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从妙明塔后面拾级而上。据说有人数过(我太累了没数)到达山上摩崖石刻处共668级台阶,有意还是巧合,不得而知。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再拾阶而上,转了几个弯,我看到有十几个小朋友在摩崖石刻上面爬来爬去,非常危险。有大人在下面(可能是他的家长),但都没有阻止他不要上去爬。我再仔细一看,原来这些小孩在康熙皇帝御笔“寿世慈荫”摩崖石刻这里爬来爬去。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康熙崖刻位于湘山寺西的半山腰上,它是清朝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57年)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崖刻高2.20米,面积18.57米。左刻“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三月”,中课“寿世慈荫”四个大字,每个字高约1.70米,宽1.10米,面积达1.87平方米,中间上方刻有一个“康熙御笔之宝”篆体方印,边长约19公分。康熙的御笔亲题,笔劲十分苍劲有力,风格迥异,一代帝王庇荫一方的豁达胸襟由此可见。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要想看到这幅康熙皇帝御笔“寿世慈荫”摩崖石刻,还真要费些脚力的。这里也是上山拾阶的尽头,再想上山已无路可走了。只能原路返回。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在康熙皇帝御笔“寿世慈荫”摩崖石刻这里凭栏远眺,叠叠青山争滴翠;俯视湘江,粼粼碧波竟吐银。湘江远行,品千水慧语;湘山默坐,镜万峰佛心。峰林蓊郁,岩洞幽深。古城新貌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哉。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在这湘山上,俯视整个寺院,发现湘山寺每一座寺院都座落在石岩上,无论从哪个角落进正门,它都是居高临下。仰头望去让自己感觉在佛的世界里,原来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让你不得不低下头,审思自己过错,就像佛语常言:“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立身于幽幽古味的湘山寺,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摩挲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建筑;凭吊普济众生的全真大僧、著名的抗日爱国名将戴安澜,凭吊与铁踏全州的日寇进行生死决斗的上百僧侣及无数爱国志士;想到历代帝王亲临膜拜并赐词;想到古来文人墨客舞诗泼墨;想到妙明塔顶曾悬放韩国赠送的熠熠生辉的夜明珠;也可以想象鼎盛时期寺里上千的僧众及上万善男信女的虔诚膜拜。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站在湘山之巅,面对眼前一望辽阔的一幕,佛尤从心中涌起,将我带入佛宁静的世界,让我不得不感到神奇。湘山寺各物交相辉映、崖碧生辉,一直吸引中外游客,历经千余载,虽然历经数次灾难,仍雄立楚天。湘山寺成为故乡桂林古城全州的象征,让远离家乡的游子,在远方忘景而思归。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站在山上俯瞰县城一角。林立的高楼,北去的湘江,层峦叠嶂的远山,都在自己脚下。千年古寺,沧海桑田,都在这悠悠钟声里回荡……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凭栏远眺,让人感觉清风习习,五华山,三江水及古城新貌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其乐无穷。相传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轰炸全州县城,“妙明塔”也遭到炸弹的袭击,但是经过轰炸后“妙明塔”依然挺立,毫发未伤。据说,塔下埋有湘山一位高僧的舍利,是高僧舍利保护着“妙明塔”,使经历风雨侵蚀,战火摧毁,也屹立不到。虽说这只是个传说,但蕴含了人们对佛的崇敬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休息一会,便沿原路下山了。再次经过赤心亭,到达山脚新修的木质步道,其实这条新建的登山步道何尝不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整条梨花黄木道穿行在翳天蔽日的古翠林之中,踏上木阶,手扶木栏,一路听着有节奏的“咚咚咚”踏板声,一路望着那些树干,没有繁枝细节,秀挺极了,好像不是静止的,似乎与我们同在运动,棵棵都在往上伸,直欲伸到蓝天。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舍利塔佛塔,又名浮屠,最初是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有些佛塔实际上就是墓塔。上面还有一个佛塔。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舍利塔佛塔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舍利塔佛塔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福德堂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福德堂楹联为:“德土蓄金护粤桂,福地藏玉佑楚湘。”是求庇护咱们地方的好联!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洗钵岩泉
  刚走完木阶,下到山脚,就是舍利塔佛塔、福德堂。下面还有两处可赏之景,左边洗钵岩泉、右边古湘山寺遗址。洗钵泉名缘于寺中的和尚天天淘水洗钵而得之。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泉岸古树枝繁叶茂,蔽荫及整个岩泉,阴凉舒爽的感觉直扑脸上,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溢不涸。洗钵岩泉有叫龙泉,清初时,著名画家石涛在湘山寺出家为僧,一日三餐都在龙泉中洗钵,所以改为洗钵岩泉。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寺内有洗钵岩泉,上有飞来石,旁边曾有一亭,亭上有一联:“泉水澄清,问是谁僧洗钵?石峰挺秀,究从何处飞来!”明靖江王十世孙朱若极,字石涛(是清代中国最有名的画家),他为逃避清兵追杀,曾躲入湘山寺为僧,期间,每日饭后在此洗钵。了解石涛生涯的人来到此处,往往会不由自主想起当年石涛的僧侣生活。而那块飞来石,相传是从广东罗浮山飞来的。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再转身去看看湘山寺遗址,参天古木下大青石的残垣断壁横七竖八躺在地上,颇有沧桑之感,虽残缺零乱,但还可隐约感受到当年的泱泱大寺。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遗址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遗址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遗址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遗址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湘山寺遗址
湘山寺--广西桂林全州游记

  是岁月的痕迹。倘若没有日军犯我中华的罪行,没有鬼子败退时在湘山寺的一把大火,湘山寺该有多少比这还要古老得多的擎天大木!
  古木从中,一红亭、一石桌,一拉弦人。惟愿琴声常作伴,红尘万种我逍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