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大概只有十几个平方米大小,匾上正中“先锋古庙”四个大字还清晰可见,落款:宣统庚戌仲秋谷旦重修。
“先锋古庙”四个大字上面是山水画,门口两侧的对联“勇冠三军千古谈,恩覃四海万古春”,落款:宣统二年仲秋吉旦。
屋檐上,横挂着一块雕花刻鸟的木板,鸟似喜鹊,花像腊梅。
据说以前古庙在一条幽静小路的路边,很有古意,很阴凉。因前几年周围地块拆迁,古庙一度陷入荒废和破败。之后先锋古庙周围尽是空置、被拆过的楼房,古庙没修缮前四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瓦砾和砖块,古庙屋顶和周围杂草丛生,门前大石还露出钢筋。在古庙内,到处是浑浊的积水,泡着木头,木头上有长着苔藓。如果下大雨,这里随时会有倒塌的风险。
先锋古庙所处的地块属于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的收储用地,最终将作何处理还未有定论。
沙凤村村民多数为杨姓,大多认为他们就是宋代杨家将的后代。古庙总面积约为17平方米,庙身由青砖砌成。2014年村凤岗村村民自发出钱出力,将古庙重新修缮。修复墙体破损的地方,并重新给屋檐上瓦。
2014年随着一阵鞭炮声和欢呼声,位于金沙洲沙凤村的先锋古庙经过一番修缮后,重新“入火”,村民可继续到古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有移居海外的原村老人特意从新加坡归来一睹古庙新貌。
在古庙墙上看到2014年维修凤岗先锋古庙捐款芳名碑记,重修先锋古庙理事,捐款人、金额等。(名单金额:略)
重修过程中,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还有人把一些建筑材料拿出来用于修庙。据悉,村民还想将古庙扩大,尽量恢复到原始的面积,也可以作为村民的文化活动用地。
据说现在古庙最终命运未有定论,先锋古庙目前是白云区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其所处地块是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的收储用地。土发中心负责开发和处理该地块的,现已出资给古庙安置了雨棚以及排水管防止水浸,并表示已经委托相关人员制定对古庙的处理方案,而文广新局只是负责邀请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审核。“先锋古庙最终该如何处理,还不知相关的方案”。
据悉,白云区文广新局对古庙现场勘察后,曾提出三套方案:
第一,原址保护,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修缮保护;
第二,迁移保护,另选地方迁移后修建配套设施进行保护;
第三,保留原样,但对周围环境进行改造,使其与文物风貌协调。
针对古庙的现状以及避免土地纠纷问题,迁移保护是最佳方案,可以建设成传统文物风貌区。但按照《文物法》,古庙的修缮责任还是应该落在当地族人身上。
相传这座古庙是宋代杨家将流落到此的后代所建,在清朝曾重建过。历经风雨仍然有部分建筑得以保留,实在难得。从前庙里曾有两个杨家将的雕塑,在特殊年代的时候被抢走。特殊年代之后,一名叫杨钟罗的后裔出钱重修过古庙,之后便再也没有人修过。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曾有一位杨姓老太太住在古庙里,管理古庙,当时还有人会定期参拜先锋庙。老人去世后,古庙至今空置了二十年无人打理。现在是老人的一个侄子在管,但他也就在要拆的时候过来说不要拆。对于古庙的去留问题,老人的侄儿曾透过村里回应说:“政府只要能补偿,我没问题。”曾经辉煌一时的杨家古庙沦落到如此困境,让附近村民唏嘘不已。
大门右侧墙壁上,并排镶嵌着两块石碑,碑文中许多文字无法辨别。从碑文落款可知,一块碑刻于宣统二年,一块碑刻于道光三十年。两碑所述谈到重建"先锋庙"的意义。两碑还刻有捐款建庙者的名字,共100多人,所用货币为银子。捐款多的"助银三大元",捐款少的"助银二大元"。
先锋古庙大门右边的墙上有两块石碑:
1、西约新建石路碑记
签助工金芳名开列。
敬业塘建砌石路壹半
......助工捐银的有:志雄、景腼、广夫、彦X、锡满、长勝、定安、载坚、广进、達定、广昌、容金、周鹏、建万、华钊等。
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戍六月吉日值事。 敬业堂
志雄
2、 重修先锋庙碑记
神杨姓吾宗之伟人也,仕宋父子祖孙世为边帅历挫金人,吾乡先世,啟宇聚族于潯峡之南建庙而奉,先锋神之初祀此固礼,所谓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帥之臣也,于今寰球耽视内讧外侮,岌岌之势甚于宋南渡普,望吾宗子弟振奋,树立诚本。先锋神之忠心以衛囯则窅兎。皆将才保族爱群本。先锋神之家法以居乡则枌榆联臂指此吗,则我先代所以奉。先锋神之宗旨亦吾乡人土安耕鑿长子孙之方针也,庙旧質樸无碑碣(石昌),可考岁庚戍秋重修告成诸父老,命不敏撰文纪其涯畧,因泚笔以为之记,凡与重役义务捐助者例得備书。
杨炽昭謹譔。
重建总理杨荫章、杨达芳、杨啟章。协理:杨韶标、杨国祥、杨文階、杨阴云、杨肇棠、杨X基仝敬。
捐银名和金额(略)。
短序中有类似的文字记述,整个短序却因风化难以通读。它的大意是后代要传承忠勇精神,凭吊杨家将抗击异族侵略者的丰功伟绩。
金沙洲沙凤村世代皆以忠臣后代自居,他们对外宣称自己是杨家将的后代,受一代代口口相传的影响很大。因为长辈总会告诉晚辈,"先锋庙"旁姓杨的人是杨家将后裔。一些年长者还说,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先锋庙"的香火依然旺盛,族人经常在此祭奠。从庙门口铺出的一条石板路,宽2米多,一直延伸到300米开外的杨家祠堂。
"书社"佐证优良遗风。据说,以前"先锋庙"内有两尊塑像,好像雕塑的是杨六郎和杨宗保,它们在"特殊"时被搜走。杨姓村民普遍认为,他们是"二杨"后裔。这一族人留居广州的原因,极有可能和杨家将的"平南"战事有关,或被奸人陷害有联系。
"先锋庙"周边区域,有五六栋青砖老屋的门楣刻有"书社"字样。据说,这些"书社"新中国成立前就有了,是用来教育子女的私塾。据传,杨家将非常重视文化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先锋庙"周边赌馆、米铺、商行林立,祠堂庙宇很多,至今给人留下记忆的有主帅庙、天后庙等,东西南北土地庙的香火特别旺盛。每年农历正月初,均有几只船载着戏班子来此唱大戏,一连要唱好几天,热闹非凡。
杨姓村民据此认为,金沙洲虽是一个岛屿,但自古以来商贾发达,人丁兴旺,林秀水清。杨家将后代之所以上岛定居,可能与金沙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关。
去先锋古庙坐478路公交车到沙凤二路下车,往前走几十米右转,沿环洲四路、过金沙小学右转,沿金沙小学北面的礼传四街走100多米,再右转10几米就是先锋古庙,先锋古庙在村口处,离金沙小学也是20几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