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龙不过江沧桑话老街一一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廻龙庙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5月6日
要追溯坪石的由来,得首先了解廻龙庙,廻龙庙位于老坪石老街居委去和广同会馆旁,老坪石农贸市场边。始建于北宋年间,据说,廻龙庙的名字也是有所来头的。
相传,以前有位道士发现龙脉从江西蜿蜒滑来,于是道士寻龙追脉而至,发现庙的背夫山(今回龙山)为龙头,竹溪塘和塘口为龙双眼,都说"好龙不过江",于是龙潜入江中,回首不去,故称廻龙庙。
田庙门口原本有一快坦荡如砥,纵横二丈多的平坦石块,所以庙所在一带便取名为平石村。梁天监十七年,分梁化县置平石县,城址就在三星坪,由于"平"与"坪"在坪石一带,用于地名时意义相同,后来当地人习惯将"平石"二字写作"坪石"。这就是坪石名字的由来。
过去,廻龙庙龙脉雄壮,靠山稳固,朝江清美,环境淡雅。如今,廻龙庙独守一隅,香火依旧,庙前沿江一带,原本还有一条长达2.5公里的繁华老街,属临江吊脚楼建筑,很有岭南建筑特色,因为武江水路过去是中原道过岭南的古道之一,担负着南北交通运输的重任。因此,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的坪石老街,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南北货物均在此接驳转载。
鼎盛时期,这里曾有商铺、盐埠、钱庄、当铺等大小作坊800多间,各地商业会馆20多家,码头20多个。停泊过夜的船只常达数百艘之多。足以想见当年的繁忙景象。
坪石历史上曾被称为"小广州"。直到粤汉铁路开通,才改变了一切货物靠水运的历史。现在古码头停止了往年的喧嚣,繁华老街也消失了,唯一幸存的就是面对武江的广同会馆和旁边的廻龙庙。广同会馆面向悠悠北流的武江,东靠脉络雄浑的回龙山,当年环境清雅,景色绚丽。
明清时期,在坪石老街经商的各地商帮、行会为维护各自同行同乡的经济利益,沟通商情,纷纷在老街建立起同业会馆,热闹的"三街四市",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村民,肩挑手提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前来交换各自所需的日用百货。还有来自湘、粤、桂、,赣、闽等地区的商人、小贩,则从这里收集他们所需的药材、土产贩往处地谋利益。
这里一度出现过"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的盛况。尽管现在己经感觉不到了,但坪石一带还保留着"赶集(赶闹子)"这一民间风俗。坪石镇的赶集集中在农贸市场,各个村的人都会起个大早,从远近不同的家中出发,带着自种自产的特产,然后聚到集市进行交易买卖,集市呈现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气氛。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乐昌的许多特产,比如:天堂生姜、北乡马蹄、张溪香芋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