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流溪河畔河岛公园游记
李灶生
2019年3月1日
2019年3月1日早上5点多就起床,洗刷后拿好相机就出门。坐公交车到体育中心BRT站,下车后走到体育西地铁站坐3号线北延段,7点在嘉禾望岗转14号线,在嘉禾望岗坐快车到从化客运站地铁站,地铁站上来后,左转沿从城大道走几米在姓钟围站坐从化3路,在这站坐从化3路到西宁西路站下车,沿西宁路走,走几分钟就到了西宁中路与教育路交汇处(原人民公园)从化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看后,就沿着西宁东路向东走,想去广州市从化区河滨北路的从化博物馆参观,因时间还早就到从化博物馆前面流溪河的河岛公园逛逛。
河岛公园位于从化市的流溪河畔的岸边小岛上,三座造型别致、形似弯月的小桥横跨两岸。
走进公园,花草竹木、郁郁葱葱、翠绿如洗,一派生机。
沿江边的小路那一颗颗昂然挺立、顶着擎天华盖的大榕树,它闪着锦缎似柔润光泽的墨绿色叶子,在任何季节都苍翠欲滴,沁人心肺;深褐色的树干却苍老得仿佛一个历尽沧桑、体太龙钟的老人,悬垂着长长的潇洒的胡须,俯临流溪河;比小树还粗壮的根茎盘根错节地隆出地面,犹如一条条游龙盘旋在榕树周围。
望江亭旁那一排排轻轻摇晃着向游人点头问好、香气袭人的桂花树,它那两头尖尖的、边上长有锯齿的叶子碧绿碧绿的,一丛丛、一簇簇挺拔秀丽的桂花,绽开着一张张笑脸,像是在绿色绣花布上点缀着一粒粒发亮的宝石,高雅华贵。花瓣如米粒般大小,把小得几乎看不见的花蕊包得紧紧的,像怕别人碰它似的,春风吹过,一些桂花慢慢地飘落,像是在下一场桂花雨。
河岛公园的布局合理,分有休闲、健身和娱乐区域,它们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贯通。公园内各个区域通过小径相接,小径旁边间隔一定的距离有石凳,方便游人休憩、闲聊,分布在公园各个方位各种形状的凉亭为游人遮风挡雨。公园里栽种的花草树木、草坪、绿化带,构成一道自然风景,令人向往,吸引着鸟儿蜜蜂蝴蝶、虫儿在这安家落户。
来到体育健身设施的娱乐场。这儿全都是老年人或者照料小孩的家长,是老年人健身活动和亲子活动的场所。只见,有的老人在这打乒乓球,有的在练太极拳,有的在跳舞,有的在踢毽子,有的三五成群在聊天,有的在打门球;体育设施旁边聚集了不少孩子和家长们,他们有的在锻炼双杠,有的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有的在健身器械的踏板上摆动双脚,还有不少小孩子在追逐嬉戏……这里简直成了老少皆宜的乐园。
这时耳边传过阵阵的喝彩声,原来不远处,一个打乒乓球的奶奶伸手不凡,球技精湛,刚刚击退了一位对手爷爷,大伙正为她喝彩,而当她战得正酣,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她的新对手——另一位爷爷已拿着自己的球拍一跃而上。由于这位爷爷的球技更胜一筹,几个回合过后,他的进攻就略占上峰,很快就直捣“黄龙,”把奶奶击退,成为新的“盟主”。
公园偶尔还会有粤曲爱好者在唱戏,唱客家山歌,他们在自娱自乐。这里是老少同乐的场所,是暮年享受儿孙天伦之乐的地方,在这里,可以体现老人们的“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精神,它是灿烂的黄昏,又是人间温情,关爱的朝阳。河岛公园在城市的历史发展中,走过一段辉煌的历程,是从化人时代方华的记忆。今天,它再次默默奉献,以它的平凡,它的简朴,它的妆容,敞开胸襟,引领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运动,培植温情,传达爱的希望,继续一如既往地坚守,为爱而生,为爱而存的价值。
河岛公园春色满园,景色清幽,我喜欢河岛公园。
河岛公园游后经小桥走过,在公路对面看到从化博物馆大门紧闭,走进一看,玻璃门上贴了一张“闭馆通知”,“闭馆通知”下面还有一张写到“从化博物馆装修改造,已搬迁到从化图书馆办公”。因不知从化图书馆在那,再说也不知有没有东西看,所以就没打算去参观了,于是,从原路(西宁路)走到西宁西路站坐从化3路到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道大夫田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