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2019-02-16 20:16:57)
标签:

广州

黄埔

九龙镇

重岗村

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李灶生
                                  2019年2月7日
   2019年2月7日(大年初三)早上5点多就起床,洗刷后拿好相机就出门。坐公交车到体育中心BRT站,下车后走到体育西地铁站坐3号线北延段,7点10分在嘉禾望岗转14号线,在嘉禾望岗站到东风站有快车和慢车,快车只停新和站、从化客运站、东风站。嘉禾望岗到镇龙的车在嘉禾望岗到新和站都是快车,因我这次是要到枫下站下车的,我在嘉禾望岗想等到镇龙的慢车,等过了几趟到东风的快和慢车,还有过了嘉禾望岗到镇龙的2趟快车,等啊等,就是没有嘉禾望岗到镇龙的慢车,于是我想,不管怎样,下趟是到东风还是到镇龙的车都要上车,到新和再转到镇龙的慢车。这时刚好来了到镇龙的快车,于是上车到新和转车。到新和后才知道新和到镇龙的慢车都在这里,几分钟一班车。这时才知道嘉禾望岗到镇龙的车只有快车,要坐慢车只能到新和站转车的。总之,到镇龙和从化客运站、东风站,在嘉禾望岗站最好做快车在新和转车。
  在枫下地铁站下车后,在B出口出去走到永安新村公交车站等车,看到这里没有到莲塘村的公交车,这里只有到九龙镇政府总站的车。(后来才知道九龙镇政府总站到莲塘村有车去,坐342号公交车,首班车06:45   末班车19:00  不大于30分钟一班)。
  在永安新村公交车站等不到车,又是大年初三,连摩托车出租都没有,于打开手机导航,沿S378省道走。经七星庄村及车站,再走过100多米后有三叉路口,在三叉路口右转走115省道。走呀走,过燕塘村还要走,从永安新村公交车站到莲塘村我走了40多分钟。莲塘村就在115省道旁的。经过莲塘村的公交车还有827线--九佛总站到太和总站(沙亭岗村)。
   在115省道进莲塘村路口右一个仿古屋建筑坊,古屋建筑坊墙上写着红色的“莲塘村”三个大字。
  莲塘村游后,就在莲塘村村口342号公交车总站坐车到重岗村。重岗村我是意外去的,本来要坐车到燕塘村的,我以为342号公交车经过燕塘村的,但在进重岗村路口就右转进了岗铺村,所以我在岗埔街站下车后就问了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说这里面也有一个古村,今天祠堂在搞活动。于是我就这路沿着重岗街向前走,在重岗街走100米后就看到右边游一个黄色的大石头,上面刻着六个红体字“重岗村欢迎您”,再走3、40米就是342号公交车重岗村站了,公交车站边就是重岗村重岗街4号清朝建的“季四陈公祠”。落款:同治丙寅年,桂月重修立。
   今天 2019年2月7日(大年初三),是本村陈氏家族赏灯日,季四陈公祠大门也换了新的对联:灯高远照家兴旺,花开富贵佳欢笑。横批:花灯之喜。
  季四陈公祠,里面有好多本村的人在帮忙做菜做饭的,有一个大哥还叫我去拍他们做的好吃的菜,有叫我在这里跟他们一起吃饭喝酒,非常的客气,谢谢他们了。
  季四陈公祠不是很大,大门进去就是一个天井,天井进去就是大厅,大厅也叫“冬心堂”,落款:光绪已卯季冬立,邑人曾贯饶敬书。冬心堂大厅木柱上的对联是:耀祖光宗积善德以福儿孙,高天厚地敦和气而聚国族。
  在宋端宗景炎年间,陈姓入粤始祖陈彦约的第五代子孙时四、季四是两兄弟,原来居住在重岗村。那时,大哥时四是以养鸭为生,经常赶鸭群到香山窿(现今的莲塘村)的鱼塘放养,见此地风光秀丽,环境清幽,立意在此定居,于是携家眷至此地,与季四分了居。时四在香山窿养鸭和劳作,生儿育女,渐渐后人多起来。季四就守在这重岗村了。
  重岗村季四陈公祠前有一个与村一样长的月芽形的池塘,池塘边有很多古老的荔枝树,大概有100多年的老树了。沿着池塘边古老的荔枝树下顺时针我走了一圈又回到了季四陈公祠前广场。这里拜满了十几张桌子,准备村陈氏家族来这聚餐上灯的。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夺目。有一种鲜为人知的客家民俗——“上灯”。客家上灯习俗流传的族群、区域很广,它以“添丁”为中心,以“灯”的形式而展开的祭祖、慰祖活动。又称“赏灯”“升灯”。
  “上灯”的由来:在客家,“灯”是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光明、希望、灯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征。客家人从中原祖地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落户在现闽粤赣三地交汇地区,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团结,共同御敌的生存需要,由此产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传统,借“灯”庆祝“添丁”。
  "上灯“即添丁,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的时间,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不知这里为啥那么早?)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上灯"的形式,“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其礼节更繁,而且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村庆贺”之气氛。
  “上灯”习俗的改变,生了儿子的客家人在来年的元宵节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灯,即挂上一盏精美的灯笼,然后请村里有尊严的老人,抱一下男孩,并把他的名字正式写进族谱里,男孩就正式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一员,之后摆下酒席,宴请全村的男丁前来喝酒。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很多生女儿的也闹灯,女儿也进入族谱。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这种习俗现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广州黄埔九龙镇重岗村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