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2018-10-15 09:45:13)
标签:

广州

花都

洪秀全故居

游记

                广州花都大布乡官禄布村洪秀全故居游记
                         李灶生
                      2018年10月2日
   我在前几天去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游玩,游玩了几个古村,在做功略时,看到了缠岗古村的介绍,缠岗古村是广州花都西端的一个古村落。它与清远市交界,于花都城区来说属于偏僻之地,于是就想去看看,今天(10月2日)刚好有时间就前往缠岗古村,早上我5点多就起床,洗刷后拿好相机就出门,5点51分到了黄村BRT公交车站,本来想做第一班车,第一班车是早上5点50分在东圃客运站开出的,没想到今天第一班车早开了,5点50分车已到黄村站了,我只好等下一班车,等了三分钟车就来了,于是就上车,6点15分到了体育中心,6点23分在体育西站坐地铁3号线北延段到高增转9号线,7点到高增地铁站,在高增站转9号线到飞鹅岭,7点30分到达飞鹅岭站,在飞鹅岭D出口出去,因花都风神大道在修路,把风神大道封了一半,因我前几天(9月26日)来过这里坐车,就知道了,就沿着公路走,走了大概有一公里,就看到了东风体育公园站,在这里等了十分钟就有花68路公交车,7点50分坐花68路公交车到缠岗村。8点40分到了缠岗村路口,下车后就沿着右边的水泥路直走1000多米就到了缠岗村,这个村不收门票。
  9点35分从缠岗村出来,坐花68路公交车,11点03分到了圆玄道观大门口对面的公交车站下车,往前10几米的路口过公路就是圆玄道观大门。圆玄道观游后,于12点半出来到圆玄道观站坐车,在这等了20几分钟坐花21路到洪秀全故居,下午1点10分到了洪秀全故居(也是花21路公交车总站),下车就是洪秀全故居广场,广场正对的是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左边是洪秀全故居旧址。
  洪秀全故居旧址门票10元,洪秀全故居纪念馆免票。
  洪秀全故居位于广东省花县大布乡官禄布村。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是一排六间泥砖、瓦顶木结构平房,石砌墙基,总面阔16.5米,进深5.5米。洪秀全的居室是一单间小屋,泥墙,无间隔。洪秀全在故居居住生活了三十余年,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故居的附近还有洪秀全读书和教书的私塾、洪氏宗祠等。故居原建筑曾被清政府焚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洪秀全(1814-1864)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杰出领袖,其故居始建于清代中期,为六间一排的平房,泥砖、瓦顶、木结构建筑。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洪秀全诞生于此并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故居附近有“书房阁”,是洪秀全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故居右侧为“洪氏宗祠”,是洪氏宗亲的祖屋。故居内陈设只有木床和木书桌。
  洪秀全原广东花县(现花都市)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鸦片战争前后,洪目睹侵略者罪行和清政府腐败,从不满现实到寻求真理,于1843年6月在花县创立了宗教式的反清团体"拜上帝会",提出建立"人间天国"。与冯云山等人辗转广东、广西等地宣传发动群众,终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并建立起农民革命政权,定都天京(今南京市)。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14年)的一次革命。解放后将他的故乡花都市的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纪念馆由洪秀全故居、洪秀全读书的私塾房阁以及洪氏宗祠等组成。"广东花县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秀全故居"和"书房阁"等牌匾均为郭沫若先生题书。洪秀全故居是一单间泥墙小房子,室内仅有木床及木书桌。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洪秀全诞生于花县福泉水村后不久,即举家迁此,故居即为他少时所居。
  道光十年(1830年)洪秀全受聘为村中塾师。《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等宣传著作,都是在这所房子居住时写下的。金田起义爆发后,故居房子被清政府所毁,建国后复原重建,附近他当年教学所在的书房阁也同时复原。毗邻的洪氏宗祠,则辟为故居纪念馆辅助陈列室,展出洪秀全的革命历史事迹。宗祠内陈列洪秀全早期革命活动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的史迹。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金田起义以后,洪秀全故居遭清政府焚毁,现在的房子是1959年在原墙基上复建的。“洪秀全故居”牌匾为郭沫若先生所题。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洪秀全故居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东省、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周围环境优雅,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游客除可了解这位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成长初期的历史环境,还可感受到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和浓郁的田园乡土气息。2005年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洪秀全(1814年-1864年),当代中国杰出的农民领袖。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思想指导者。原名仁坤,信拜上帝后自行改名秀全,自此以秀全之名著闻于世。是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民变的领袖,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小名火秀,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在他死后不久灭亡。洪秀全以一乡村塾师走上武装斗争道路,领导了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他所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举行。这一天,广东花县人(现广州市花都区)洪秀全联合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领导集团,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2年春太平军出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南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遍及18个省,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故居为解放后依地基规格重建复原。洪秀全家在最左侧,洪秀全和他的儿子洪天贵福都出生在这里,算得一块宝地。或许是一定要突出这位农民起义领袖的人民性,有意在蚊帐上缀了些补丁,实在画蛇添足。最右侧的一间被布置为太平天国文书陈列,里面还陈列了许多本藩熟悉的太平天国研究著作的复制品。中间两间是什么劳什子的民俗展览。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故居总共有一排6间房子,最边上的一间房屋就是洪秀全生活的地方,还有洪秀全亲自种的一颗龙眼树以及洪氏宗祠等。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因洪秀全造反,导致房屋等被清廷损毁,家族被诛杀40余人,但由于故居还是尊重了历史的原貌,在原址上重建,所以让人感到蛮亲切的,站在故居前,想一想当年那个领导农民起义席卷半个中国的风云人物就出生在这里,距今不到200年,也是感慨万千,感叹岁月的蹉跎,感叹这昔日的穷乡僻壤之处居然诞生了一位影响历史的任务,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是一个科举失利的农民的儿子人走上了轰轰烈烈的革命道路,尽管这些年来对太平天国的评价在不断降低,甚至有人对其的革命性都提出了怀疑,但毕竟是加速了腐朽的清王朝的覆灭步伐,展馆虽小,但史料还是不错的,整个故居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花都官禄布村,据说这个村子开始连正式的村名都没有,因村子里有家卖棺材的铺子,官禄布便得名于客家话中“棺材铺”的谐音。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洪秀全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洪秀全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原建筑曾被清政府焚毁,时至196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发掘出房屋墙基,根据洪氏故老的回忆,参照客家民居形式,在原来的墙基上,对故居进行了复原。一厅五房,六间相连,客家人称之为“横屋”。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繁茂的大龙眼树。这是洪秀全少年时亲手种下的,它旁边就是洪氏家族饮水的古井。当年因为井旁边都是花岗岩,很难种活树,种了许多次都长不成,终于只有洪秀全种的这一棵成活了,当时村中的人都说这娃子将 来要成人物。相传就在清政府来烧村的前一天,天降大雨,一道闪电击中此树,将它劈成两半,于是它才逃过敌人的焚毁。没想 到此树并没有死,第二年又发出了绿芽,直到今天,每年的七八月间依然硕果累累。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在洪秀全故居附近,有一口洪氏古井,古井旁有一棵形状奇特的龙眼树。这棵龙眼树也附会着太平天国兴亡的传说。
  相传,这棵树是洪秀全12岁时亲手种植的,自种下后,25年都没有开花结果,村民都把它称为“龙眼公”(不结果的龙眼树)。1850年春天,龙眼树突然开满淡黄色的小花,随即结出龙眼果。次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率兵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失败前,龙眼树被雷电从中劈成两半,奄奄欲绝。后经村民精心护理奇迹般活下来,历经170多年风雨依然郁郁苍苍。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洪秀全出生于花都市官禄布村,少时就学于本村书塾,熟读四书五经等古籍。约从1828年(道光八年)起,屡试不中,思想颇受刺激。1843年应试落第后,阅读了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青年时期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在家乡组织“拜上帝会”,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宣传拜上帝、不拜仙佛邪神的道理。此后,撰写了《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多篇作品,谴责当时的社会现实,为后来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初步奠定了思想基础,并在广西组织和约束拜上帝会会众。随着拜上帝教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以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为领导核心的组织集团,明确了推翻清朝统治者另建新朝的目标。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可以说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时代史诗,更是一幕代价惨痛的历史悲剧。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农民运动领袖,在故居,他写成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重要文献,为太平天国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创立“拜上帝会”,立志建立一个公平正直的地上天国;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历时14年,席卷18省,其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影响之深,为世界所仅见。1864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中外反动派的联合绞杀下,太平天国失败了,但它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国外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洪秀全救国救民的精神抱负永在,他激励和鼓舞了后世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之奋斗。金田起义后,清朝政府曾于1854年和1864年先后两次到官禄布“诛九族”,故居亦在当时被毁,现在的故居于1959年在原址上复原。 近年,故居还复原了官禄布部分民居,增加了太平天国内容和当地民俗的陈列,丰富和充实了参观内容,使人们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亦可领略当地的风俗民情。
广州花都洪秀全故居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