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2018-09-30 10:26:29)
标签:

广州

花都

炭步镇

藏书院村

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李灶生
                      2018年9月26日
   我在前几年就想去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游玩,那里有几个古村,想去看看,今天(9月26日)刚好有时间就前往炭步镇,早上我5点多就起床,洗刷后拿好相机就出门,5点50分到了车陂地铁站,5点55分坐地铁5号线到珠江新城,在珠江新城转3号线,在体育西站转地铁3号线北延段到高增转9号线,7点到高增地铁站,在高增站转9号线到飞鹅岭,7点25分到达飞鹅岭站,在飞鹅岭D出口出去,因花都风神大道在修路,把风神大道封了一半,而且我人生地不熟,出站后没有看到有花5路公交车的站牌。在飞鹅岭D出口沿着公路往右走(往左是去花都市区),看到有5、6个人在公路边,我就问她们是在这里等公交车吗?她们说不是,我想也许她们是在等单位或公司的上班车吧。于是我就问她们,去炭步镇在那坐车,她们就指着前面很远的地方说,就在那前面。我说谢谢,就沿着公路走,走了大概有一公里,就看到了东风体育公园站,在这里等了几分钟就有花5路公交车,7点45分坐花5路公交车到炭步镇5路公交车总站下车,下车后怎么也找不到花15路车在那里有车站,然后,我就问摩托车去塱头村多少钱,他说10元,我没讲价就坐上摩托车去塱头村,几分钟就到了塱头村村口,下车后游览了塱头村。11点多游完塱头村后,出村口,在这里到处都找不到车,在村口有15路公交车到炭步镇,但15路公交车闲时60分钟一趟,高峰30分钟一趟,在这里一边等公交车,一边看看有没有摩托车载客的,等了大概10分钟,还是没有车,于是我就沿着塱头路走路到炭步镇,(这里有2条路,也可走汽车走的公路,远一点,也可走塱头村对面直走的小路,于是我走这塱头路,也是人和摩托车走的路,也是水泥路,很好走。)走了半小时就到了炭步镇,在炭步镇吃过快餐,就又去找花5B和花24路公交车,走了很远,又问了许多人,还是找不到。一边走一边看看有没有摩托车载客的,最后走了有半个钟,看到摩托车载客的在很远,大声才把摩托车载客的叫过来,我问他到茶塘多少钱,他说10元。没讲价。在车上我说茶塘看完后还要去藏书院村,他就说藏书院村对面有个华岭村也是古村,而且也很有名,不如我带你去,我就问他到哪多少钱,他说15元,于是我就按他说的前往华岭村,在车上一边走一边介绍华岭村和藏书院村,10分钟就到了华岭村,华岭村看完后就到对面的藏书院村,几分钟就到了,14点半在藏书院村出来,到公路上等花5B公交车,这花5B公交车也是闲时60分钟一趟,高峰30分钟一趟,等了有30几分钟都没有公交车,于是看到有摩托车来了,就叫他停下,问是载客的吗?他说是,我问到茶塘村多少钱,他说13元,十多分钟就到了茶塘村,在茶塘看完后,就在茶塘村村口公路对面等花24路公交车,也等了20分钟才坐上花24路车到飞鹅岭地铁口,在飞鹅岭坐地铁回广州。总结是:花都区炭步镇交通不便,公交车闲时60分钟一趟,高峰30分钟一趟,时间间隔太长,等车太久很不方便。这几个村都不收门票。
  华岭村游出来,在村口桥下过公路直走进去500米左右就是藏书院村
前面就是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前面桥下进去就是华岭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石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委会位于花都区炭步镇西部,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57人,藏书院村委会距离新华城区20公里,离炭步城区7公里,花都大道从村南面经过。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历史悠久,建村约600年,古建筑充分体现了岭南古村落的布局特色,弥漫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村内的洪圣古庙(清)以及下社古建筑群(清)均为炭步镇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别的古村落。农业主要以水稻,花卉、鱼塘养殖为主。工业以钢管制造为龙头。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村口的2棵大榕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介绍村史牌。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洪圣古庙,位于藏书院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1998年重修。坐西朝东,广三路,总面阔18.3米,总进深25.6米,建筑占地386平方米。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掩映,环境优美。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洪圣古庙门口的对联是:流不竭恩波书院桑麻齐浴日,显无穷圣化狮山井里乐南天。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右石横梁是:耋艾歌咏其来已久。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左石横梁是:罇爵静洁不懈益虔。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中路建筑山门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两间8.2米共十五架,前廊三步。前廊梁架柁墩、雀替、封檐板均施有戏曲人物、鸟兽花草等纹饰。虾公梁刻楹联“耋艾歌咏其来已久;樽爵静洁不懈益虔”,上款刻“光绪廿九年(1903年)孟秋吉旦立,顺德苏□湖□书”,下款刻“沐恩弟子儒雅堂来合号谭福扬谭桂扬谭金胜谭金镛敬奉”。大门两侧镶嵌花岗石,石门额阳刻“洪圣古庙”,落款刻“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桂月吉旦立”。石门联阴刻“流不竭恩波书院桑麻齐浴日,显无穷圣化狮山井里乐南天”。左右石檐柱刻楹联“恺泽颂旁流万顷水田开岁稔,新猷歌式焕千重狮岭起人文”,落款刻“嘉庆七年岁序壬戌(1802年)仲秋吉旦”,下款刻“恩沐信妇谭门林氏□□敬奉”。石金柱左刻“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1807年)仲春吉旦”、右刻“信士谭□□仝奉”。明间木中门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上画“八仙过海”。门前三级石阶。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香亭面阔一间4.3米,进深一间4.8米,顶部与山门、后殿成“勾连搭”。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后殿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三间10.3米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廊。4根石金柱承重。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左、右石檐柱刻楹联:“圣德神功万世馨香崇祀典,地灵人杰千秋庆祝著藏书”,落款“光绪癸卯(1903年)仲秋重建,富阳谭镜波敬书”。金柱左刻“嘉庆七年岁序壬戌(1802年)仲秋吉旦”,右金柱刻“沐恩上社弟子谭□□仝奉敬”。明间神龛供奉洪圣大王。殿前三级石阶。后殿前带两廊,六架卷棚顶。两廊山墙镶嵌八方重建、重修碑记,分别有清乾隆十二年《重建洪圣庙碑记》、乾隆四十七年《建造三帝庙题名碑记》、嘉庆七年《重修洪圣古庙碑记》(两方)、光绪二十九年《重建洪圣古庙碑记》(两方)、1998年《重修洪圣古庙铭志》(两方)。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左右路建筑在重修时新建,面阔3.5米,与中路建筑紧靠相连。重修时山门改塑“二龙戏珠”、“双凤朝阳”陶脊。香亭顶部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后殿地面铺暗红色耐磨砖。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乾隆四十七年《建造三帝庙题名碑记》碑文
建造三帝庙题名碑记:伏惟玄天上帝,北斗化身,亘古今而立极也。文昌帝君,为一十七世宰官,继帝王而宣化者也。关圣帝君,义勇精忠,万古纲常之昭著也。三帝之尊,功参天地,德布人间岂浅鲜哉!溯自我藏书始创以来,荷天地之生成,感帝恩而默佑,匪朝伊夕。第藉庇虽久,报答无由,于是集议相商建庙于南方,但纷议未定,请舆师开盘点位,坐坤向艮兼寅申,位属帝旺,矧秀峰耸峙于前,狮形拥护于后,左右曲水潆洄。舆师果叹曰:美哉胜地,异日伊乡长享富贵,大开文运,端兆于此矣。斯时众皆欢诺,遂指日乐助,签题。殷然,请匠而经始,不一月而鸠工告成,将见庙宇辉煌赫濯,声灵益显,神明得所,士庶感载弥深。此固三帝之灵,亦我乡之福也。询哉地灵人杰,良不需也。是为序。
(捐款人名款目略,皆谭姓)
                  乾隆四十七年岁次壬寅季秋月谷旦立。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嘉庆七年《重修洪圣古庙碑记》碑文
重修洪圣古庙碑记:神道设教,大易垂不刊之文;圣德宏敷,藏书被无穷之泽。此皆神圣地灵,所由人安物阜者也。因念我狮岭毓秀,无殊南海波罗;圣殿效灵,永作万家香火。昔人草创,尚未大厥规模;今日重新,自宜增其式廓。善男信女,乐助腰金;白叟黄童,欣襄土木。兹者鸠工告竣,庙貌维新,巍峨较以往而增辉,赫濯视从前而愈显。神灵永妥,利泽长流,将见坐贾行商,人人腰缠万贯;犁云锄雨,岁岁户足千仓。奋志芸窗者,名题雁塔;出身仕路者,望重皇都。总藉广利灵孚、洪恩默佑于靡既矣。是为序。
  缘首 谭德茂 谭润伍 谭文宽 谭文炳
 (捐款人名款目略,皆谭姓)
                           嘉庆七年岁在壬戌秋八月吉旦。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光绪二十九年《重建洪圣古庙碑记》碑文
重建洪圣古庙碑记:光绪二十九年岁次癸卯九月吉日重修,沐恩里人岁贡生谭□培拜撰。
  书有之神人以和,信哉是言也。洪圣者,南海神也,唐册尊广利王,其来已久。吾乡立庙数百年矣,向者与西山三帝庙屹然并存,未尝合庙宫耳祀也。乾隆丁卯重建,嘉庆壬戌重修。考诸旧碑,访诸遗老,仍未合庙宫耳祀也。久之,西山庙圮,始迁像合祀于此。然则神听于人耶?人听于神耶?总之,神和人和,牲牷肥硕,尊爵净洁,惟和允合,神降之福。今议醵金增建拜亭,颓者葺之,旧者新之,无侈前人,无废后观,以垂久远而传诸无穷,诗曰:狮山之侧,神明窟宅;濯濯王灵,同符帝德;庙宫耀美,神人致善;牲醴荐馨,右我闾里;士奋鹏程,农功岁成;朝名市利,富庶蒸蒸;藏书之香,神人攸庆;耋艾歌咏,降福无疆。
     捐款人名款目略,皆谭姓)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据藏书院村《谭家祖传拳棍论》记载:“清朝洪熙官为始创者,扎马能落地生根,在南粤久负盛名。其嫡传弟子为谭让,谭让子谭敏得父真传,练武刻苦……”自清朝以来,洪拳在藏书院村以家族传承为主,如今第九代传人为谭秋荣,其子和孙分别是第十、十一代传人。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洪拳广场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洪拳广场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洪拳广场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洪拳广场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再往村里走就是谭氏宗祠前面的池塘,池塘里种了莲藕。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洪圣庙旁边是谭氏宗祠,看得出谭氏宗祠的三雕十分精美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谭氏宗祠前广场和木棉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谭氏宗祠前面墙上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炮楼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炮楼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池塘和旗杆夹。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位于炭步镇。村民多姓谭,谭姓于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至高明,再迁广州郊区沙龙,明末再从沙龙分支而来,立村约400年。村名原为藏寿庄,藏者,因群山环抱,绿树掩映,隐其形也;寿者,地久天长也。后来读书人多,一次乡试考上贡生多名,考官为奖励本村,特送牌匾,赐名“藏书院”,1958年改为藏峰村,后复原藏书院村名沿用至今。现人口1200余人。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该村坐西南朝东北,梳式布局,前低后高,建筑占地约4.3万平方米。村面平直,村面左右长约220米,前面地坪有3口水井及一口约2.6万平方米的半月形水塘,水塘外是广袤的农田,自然环境优美。村后是遍种防护竹篱的小山。村头村尾各有炮楼1座,立村布局已考虑其防御功能。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该村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约70座,其中庙宇、祠堂、书舍14座,民居 约55座。形制大多形成于清代,也有部分遗留明代风格。村面的建筑保存最完整,主要为祠堂和书舍,从右至左分别为南炮楼、谭氏宗祠、云溪公祠、法明公祠、始初草庐、子义公祠、宏振家塾、桂诗书舍、云山公祠、兰堂书院、信魁书舍、卓亭书舍、南岳书舍、北炮楼等,大多还在使用。村头洪圣古庙、谭氏祖祠与谭氏宗祠最为精良,谭氏祖祠现在还作为村小学的校舍。除祠堂、书舍外,多为三间两廊式民宅,大多为红砂岩石脚。每列建筑间多有巷里相隔,巷深约195米,现存古巷道11条,大多由石头铺砌,侧砌排水沟,大部分巷里设有水井。巷门楼均嵌红砂岩石额,刻有巷名,从右至左分别为文明里、安怀里、人和里、兴宁里、中和里、敦仁里、胜人里、水井巷、正龙里、安和里和金华里,其中敦仁里门楼外层嵌红砂岩,里面嵌花岗岩门框,有明清两朝特征。现在,大多数建筑还在使用,其中太公祠堂云山公祠现在作为村老人活动中心。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该村历来有尊师重教之风,历史上多人考取功名,其中谭考平为清两广总督,谭礼、谭仲仁、谭俊德、谭枝荣均为清代举人,现在村头立有咸丰元年辛亥恩科乡试中式第六十一名举人谭澧立的旗杆夹。近代以谭生林为最著,谭生林(1903~?),字作楫,17岁投笔从戎,在粤军军士教导所学习。毕业后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七七”事变后在李汉魂部先后任一五五师的团长(兼汕头市防空指挥官)、四六三旅旅长,民国28年(1939年)升副师长,同年底在李汉魂调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后任广东省军管区司令部连连阳(即连山、连县、阳山)自卫总队长,抗战胜利后调任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当少将参议兼任顺德日本战俘管理处主任。后退役经商。1978年移居美国。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旗杆夹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旗杆夹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炮楼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始建清咸丰元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谭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3.6米,总进深39.1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中路建筑头门共十一架;中堂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廊;后堂共十五架,明间设有谭氏祖先牌位;中路前带两廊,六架卷棚顶左右路建筑为衬祠,各面阔4.2米,与中路建筑以宽1.5米青云巷相隔。
  左路衬祠中后进已毁,部分墙体有裂纹。现状一般,祠内建筑有多处损坏。谭氏宗祠目前有部分木梁架发霉腐烂。后堂前二廊渗漏,有部分木梁架腐烂;中堂前右廊存在倒塌危险,左路衬祠中后进已毁,头门墀头砖雕有损坏。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法明公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法明公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法明公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云山公祠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兰堂书院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信魁书舍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炮楼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炮楼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炮楼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炮楼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这里是藏书院村出来到路口对面的公交车站,14点半在藏书院村出来,到公路上等花5B公交车,这花5B公交车也是闲时60分钟一趟,高峰30分钟一趟,等了有30几分钟都没有公交车,于是看到有摩托车来了,就叫他停下,问是载客的吗?他说是,我问到茶塘村多少钱,他说13元,十多分钟就到了茶塘村。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出来的路口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藏书院村出来的路口
广州花都炭步镇藏书院村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