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情分流,让鄂州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2023-07-05 18:40:15)
标签:

警情分流让鄂州人民群

郭永安

1.10”宣传日、警营开

鄂州市公安局

分类: 我与《派出所工作》

——警情分流,让鄂州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非警务警情多元分流勤务机制改革纪实


“如今,鄂州各部门单位服务能力和水平快速高效,真便利!”

7月3日,居住在鄂州某小区的杨女士下楼正准备开车时,发现自己车被其它车辆堵住了出路,她立即拨打了12123交通安全服务热线。不一会儿,便有人赶来挪了车。杨女士事后微信留言道。

今年以来,针对“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时代要求,鄂州公安针对全市“挪车”求助类警情突出等问题,及时研判,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着力于非警务警情多元分流勤务机制改革创新。

“我们构建了高效的社会求助服务平台联动体系,推动非警务类报警分流,合理利用警务资源,除了建立12123交通安全服务热线,还创新构建了与市民热线12345共同治理的非警务警情的处置流程,成效明显。”鄂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该局110报警服务台共接有效警情5.68万余起,受理群众咨询求助类电话10700余起,分流到“12345”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数量同比增加7%。

精细分流,走深走实——
让群众求助回应更及时更便捷

摘蜂窝、帮移车、救宠物……“有困难打110”是许多人的一种习惯性选择,也体现着人民群众对警察极大的信任。然而,大量非警务警情占据了有限警力资源,客观上制约了有效警情的快速反应。

鄂州市公安局高度重视非警务警情分流工作,多次深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探索建立分流清晰、高效承接、秒级响应的闭环机制,破解提质增效难题。特别是在非警务事项联动分流上着重落实“三个环节”:
一是沟通环节,及时与“12345”热线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阐明依据和理由,取得理解支持。二是解释环节,及时与报警群众进行沟通解释,取得群众谅解。
三是回访环节,遇到特殊事项3个工作日后,110接警员要回访群众了解事项的解决情况并做好工作记录。通过系列工作,确保分流警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110与12345两大平台互联互通后,群众诉求有专业人员及时对接,得到归口高效处理,也将助力社会治理更加趋于完善。”鄂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非警务警情分流率80%,平均每月分流至12345热线的非警务工作事项提升39%。全市生产噪声警情分流率达100%,移车类警情分流率100%。

协同运转,联勤联动———
让城市警情处置更科学更高效

警情是社会治安的晴雨表,也是开展市域社会治理、服务保障民生的风向标。

7月2日15时许,接群众报警称有人跳水轻生,接警员立即科学派警,就近警力迅速赶往现场处置,同时联动122、120、119等部门开展救援。十分钟后,轻生男子就被鄂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第一时间救上岸送医。

“鄂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是一支由各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公益团体,已成为我市突发警情处置的重要力量。”鄂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与蓝天救援队常态化开展合作,建立未成年人、老人、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走失协作查找机制,进一步促成非警务警情分流联动多元化格局。

在群众节假日出行旺季,非警务警情处置往往涉及到旅游、工商、物价、环保等各个部门,对此,鄂州市公安局建立了由派出所牵头,旅游质检、工商、物价、环卫、司法等部门联勤联动的快处机制。

“在指令发布、现场维护、调查取证、当场定损、责任划分、当面赔付、道歉谅解等环节,派出所全程控制、调度各方、程序简化,快速处理涉游警情。”鄂州市公安局梁子湖区分局水陆派出所所长张以才介绍。

今年以来,该所运用“派出所警务协作群+” 微信工作模式,成功解决了19名游客物品丢失、8名人员走失等求助类警情,给外地游客提供了一种良好安全体验,获得大家的广泛好评,也间接提升了梁子湖旅游品牌美誉度。

在鄂城区碧石渡镇,两兄妹因为财产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多次发生矛盾,无奈报警求助。6月28日至6月30日,碧石渡派出所联合村委会、110志愿者等部门力量组织双方当事人持续调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成功让兄妹俩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鄂州市公安局还主动加强与综治、社会治理、网格服务等平台对接联动,健全完善矛盾纠纷立体式、多元化协同共治机制,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完善110志愿者助推联动分流机制,组建志愿者队伍,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警务警情处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强化宣传,入脑入心——
让基层社会治理更亲民更和谐

近年来,鄂州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以及“1.10”宣传日、警营开放日等平台,广泛宣传110职责范围,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110、12123、12345等公共服务平台职能职责的知晓度、熟悉率。

“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正确使用110报警服务,以及12123、12345政务便民热线,更好的按照轻重缓急正确选择合适求助渠道,提高群众认知意识,推动非警务警情源头分流和公安‘110’主责主页的有序回归。”鄂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处警过程中,民警及时告知报警人公安机关职责权限,增强群众“找专业部门解决专业需求和问题”的求助思维意识。

同时,为了打击恶意扰警,鄂州市公安局通过集中曝光恶意报警、扰警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群众正确使用110报警服务平台。对不听劝阻多次恶意拨打110报警电话,报假警、辱骂110报警服务台接警人员,以及恶意投诉公安民警的违法行为,鄂州警方采取及时依法打击处理,切实保护基层公安机关处警一线民警执法权威。

鄂州警方通过组织培训、开展轮训、举办研讨小课堂等方式,积极组织接处警人员学习《110接处警工作规范》、重大紧急信息报送等相关规定,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理念,提升警情与非警务警情处理能力,促使接警员对接处警操作规范,加强处警人员现场引导解释能力,确保接处警人员对各类警情分类、流转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市民要把警务资源留给最需要的求助者,合理使用110报警电话,要变‘有困难找警察’为‘有危难找公安’”。

鄂州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完善非警务警情分流体系建设,按照“政府牵头、公安主导、部门参与、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理念,继续推动“110”“12123”“12345”和社会各界力量深度融合,协同联动,为满足鄂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出公安智慧和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