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坞环行,一条不一样的登山线路
(2020年4月6日)
对于户外人,关注最多当然是新兴的户外活动线路。疫情期间,即使山里人家也被迫隔离在村在家,杭州富阳春建石马坞的几位村民在疫情期间,自发上山,修葺了一条途经黄泥胖顶-小年山顶-拔山顶-高平顶-水塔顶-金竹湾顶-六谷湾顶-长湾顶-狗浪顶-狮子顶的登山线路,一时间,在当地成为户外网红亮点。
假日的第三天,约了三位资深驴友,一起去走走这条登山道。从石马坞村道的一个水塘边,下车向老乡打探,凑巧碰到曾经参与开路的村民,热情的用手比划着,向我们介绍线路走向,说:每一个制高点都有一面国旗在高高飘扬,总共有五个,每一个路口都有指示牌,一路有许多岔口,只要向左走就不会弄错方向,直到最后一个制高点下山就行。说实在的,当时我觉得这不就是毛毛雨呗,这么些年驴行也不是白混的,这么一些小山岗,我还找不到回家的路?
于是按照指引在池塘边的入口上山,这是一段陡峭的“之”形新辟山路,直通山顶,这期间喘了几口粗气,后背已微微冒汗了,一块简陋的指示牌告诉我们下一个目标--拔山顶,又是一段同样新辟的“之”字型陡峭山路下山,到底是一片毛竹林山脊线,村民劈开荆棘和灌木,近三十多年来已很少有人上山伐木砍柴,昔日的荒山早已杂树成林,所以走在山脊线上,犹如走在林荫大道。一边走,一边聊,除了林间鸟鸣,沙沙脚步声,就是我们的欢声笑语,突然,透过林间,看到连绵起伏的高山茶园,层层叠叠,满眼皆绿,更有几棵晚樱,粉红的点缀在翠绿的茶园里,这就是著名本地茶乡--拔山茶园。又往前,有岔路直通茶园顶,建有一亭,可以俯瞰整个茶园,茶香袅袅,远处城区森然,春江茫茫,放眼而去,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回到登山道,随山脊连绵起伏,喁喁而行,山林间,偶有几枝杜鹃探出娇羞的脑袋,在翠绿的世界里抹过一撮粉红,也让我们眼前一亮,低头思量,发觉时间就这么一晃一晃五年十年得过去了,
岁岁年年,大家虽已华发初上,然而还能如此轻松快乐行走于山水间,岂不幸哉乐也!
翻过一个个红旗飘扬的制高点,一路前行,不知道走过什么山头。午餐席间,徐风说,最喜欢当年爬野山的感觉,不料这一句倒心想事成。午后前行,又翻过几座山头,至一岔口,眼看山路直抵山脚,不对呀?不可能这么早下山吧?于是又翻上山顶,沿山脊前进,初路迹明显,而越往下,竟没有了路的痕迹,此时已进退两难,耳听山脚车水马龙,眼看山脚村舍隐约,虽不至于迷失方向,但终究脚下无路,于是强行下山已成必然,脚下枯叶满地,干枝嘎嘎作响,只有靠手攀树干,探脚下行,走起真正的野山来了,看她们左冲右突,艰难下行,而作为线路的决策者,嘴上不说,心中不免几分歉意。因为山不高,跌跌撞撞,也就下得山来,已是乡政府大楼旁边。看到村妇在茶园采茶,急急打听石马坞方向,告诉我们要翻过山岗就是,只得重整旗鼓,走一段之字上坡,再次找到山顶挂满经幡的登山道,继续前进,终于到了最后一个制高点,那是一座危岩嶙峋的悬崖,岩顶成为天然的观景台,脚下一栋栋村舍,纤陌交通,一片田园风光,而远处山峦起伏,美景如画,成为全程的亮点之一,所有的不爽已九霄云外。
下山的路,一路顺畅。留影纪念,不虚此行
心切切然。而不一样,这是村民疫情期间自发开辟的登山道,当然值得每一位来登山的驴友心怀感激。
疫情期间,村民自发修整的登山道
野花
俯瞰石马坞村
喏,茶园
拔山茶园1
拔山茶园2
拔山茶园3
狮子顶
山下美丽乡村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