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2018-12-01 14:43:30)
标签:

东阳

车慈岭

磐安

朱锡岭

古道红枫

分类: 浙山越水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2018年11月25日)

写在前面】去年就打算去车慈岭、朱锡岭古道看枫叶,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次满怀喜悦终于成行,却遇一场不期的秋雨,扰乱了众人的预期和心情,回来后,几次想把这次行程写下来,却总提不起精神。于是引用网上的一篇游记,略作删节修改,配几张图,权作此次行程的记录。

在东阳市最南部,有一个千祥古镇,镇上有一条千祥老街,全长3000余米,数百年来一直繁华至今,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电影《小芳的故事》,就在这里取景拍摄。

车慈岭古道位于千祥镇东面,毗邻磐安,它是早年东阳通往台州沿海的“茶盐古道”,千祥、南马一带的人们去磐安、天台、仙居,都走这条古道,现在保存完好的古道长约2.5公里。

车慈岭古道以红枫和爱心出名,古道旁种有76棵、树龄200余年的古枫树,被称为“十里红枫”。据说当年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用手推车推着母亲前来此地赏景,车慈岭由此得名。

我们从东阳市千祥镇三宝村马安山自然村出发,行走车慈岭古道。站在岭脚遥看,阡陌纵横的田间,一条小径依稀可见,还有一间荒废的泥墙老房子。

“这是古道上的茶房。”以前,挑东西走古道的人都是自带食物的,从千祥到磐安有15公里路,到车慈岭脚刚好半程。一个人挑着上百斤的担子不可能不休息,而且前面就是山高路陡的车慈岭,这茶房就是供大家休息、喝水补充能量的地方。在车慈岭上,共有三间这样的茶房。为此,村里都会免费提供山头,供茶房的人砍柴烧水。

往前走几百米后,我们就到了车慈岭古道。一块大青石构成的石桥极为醒目。不远处,一间茶房只剩下了一截泥墙,静静地述说着岁月的变迁。

传说中的古枫树都在半山腰到岭头之间。古道一直呈“之”字形蜿蜒而上,又走了一公里左右,一个转弯,突然就从普通的山景变成了人间仙境:几棵巨大的古枫树傲立古道旁,每过几十米就有几棵古枫树,三三两两,或携手,或相望,清一色的黄,仿佛无所不包,不管是粗壮的树干,还是青石板铺就的古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名句,都说枫林到了深秋,变成一片火红才最美,枫叶从黄到红,就像一幅浓墨水彩画,煞是好看,一路有无数游客前来观看。

我们一路惊叹着走到了半山腰的一座凉亭。这是前几年重建的,凉亭前面的古道边,还有东阳市人民政府立于2003年的一块“浙江省古树群保护碑”:车慈岭古道古树群共有76棵美丽的古红枫树,保护等级为三级。这些枫树树高均在20米左右,树径大者可达到70余厘米,小的也有近50厘米。有人曾如此形容车慈岭:车慈岭的枫树,是拥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参天大树;车慈岭的岭,是曲曲折折移步皆景的岭。

说到76棵枫树,还有一个故事。当年,客商一般都是清晨往千祥、永康赶路,待傍晚时分赶回磐安、台州等地,来回都要经过车慈岭。据说,陈氏一个老太师为方便来往客商,就在车慈岭上修路,并在岭上种下枫树。清晨,太阳刚出来,车慈岭的一边朝东,因为周边的山高晒不到过路的人;傍晚时,太阳下山,车慈岭另外一边朝西,赶回的客商正好被太阳晒到,所以车慈岭只在朝西的一边种有枫树。道路将完工时,有一天,大儿子单独一人修路,劳累中暑而亡,享年76岁,所以,老太师种了76棵枫树为悼念大儿子。因此,陈氏后人又称车慈岭为太师岭。

在一棵棵古枫树的怀抱中,我们继续往上走,雨后的青石板路有点滑,在车慈岭的岭头,有一个两头通的凉亭,凉亭的一面写着“慈岺亭”,另一面写着“快乐亭”,“慈岺亭”的“慈”字上部分已掉,只剩下一个“心”字。亭子里,有人用毛笔写了一副对联:“裕名车慈岭上通天仙下通苏杭;半岭平岩塔红枫蜜布夏清气爽。”其中,“上通天仙”意为“上通天(台)仙(居)”;而“裕”和“蜜”可能是别字,应为“俗”和“密”;“岩塔”则是当地方言“岩石”的意思。一副对联将古道描述得非常形象。

过了快乐亭,就是岭东,属于千祥镇光周村地界。车慈岭属于马安山地界,这些枫树都在马安山界内的岭西。在岭东,古道一分为二,往下可以到达磐安县安文镇,往右可以去磐安县深泽乡。除了三宝村,千祥镇光周村、南王坑村都有路通往车慈岭古道。

过了车慈岭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光周村。光周村,由光前和周山两个小村组成。光前村千百年来穿荆棘,行小道,交通甚为不便,解放以来,可以说每届村干部都为做路费尽心思。1991年,村里仅凭1000元集体资金,开始建造从马宅镇七秩塘到村里的5公里通村公路,村民手抡锄头,借助风钻、炸药的威力劈山开路。1994年10月,4.5米宽5公里长的路终于做通了,村民勒碑相庆。2004年借“康庄工程”东风,光前村又筹资硬化了道路。

经过光周村,七秩塘村,到达西塘安,车慈岭古道就与朱锡岭古道相连接。朱锡岭又名朱色岭,古道建于北宋,全长5公里,条石铺成,路基平均宽2米,西起东阳市西塘安,东至磐安县朱锡岭脚村,主要位于磐安县境内,是古代安文通往东阳、永康、金华的官道。古道保存完整,两侧植被丰富,枫树连片分布,并存有参天古枫20多株。

朱锡岭古道和车慈岭古道可以说是手拉手的兄弟古道,都被称为“十里红枫古道”,不同的是,朱锡岭古道的枫树大多是树龄几百年以上的古枫树,胸围大都在4米以上,荫翳蔽日,极为雄伟。在东阳朱锡岭头村的一棵古枫更是胸围近9米,树冠奇大,独木成林。

相对而言,车慈岭古道的枫树树龄较短,一般是200余年,不过,车慈岭的枫树群又多又集中,震撼力极强。两条古道相辅相成,一直以来,驴友都喜欢连起来走。

与车慈岭古道一样,朱锡岭古道也是一条爱心古道,相传当时安文有一户人家,他们的女儿嫁到了永康,每次回娘家都要走这条崎岖的山路,不但路难走,而且还要被太阳晒。她的兄弟们为了让她平安回家,就在陡峭的朱锡岭上开凿了古道,一路栽上红枫给妹妹遮荫。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古道上虽然已看不见络绎不绝的盐商、木材商和行人,但这些古枫树依然傲立在古道旁,一到深秋,满山红叶,似一片丹霞落在朱锡岭上。古道就像披上了金黄色、红色的地毯,美不胜收。朱锡岭古道也被评为“浙江最美森林古道”和“浙江十大风情古道”之一。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这张图,制作精美,线路一目了然[来自网络]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驴行2018.11.25]车慈岭、朱锡岭,古道“枫”情
                                                  [本图引自驴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