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穿越白龙坞

(2016-12-07 12:41:45)
标签:

富阳银湖

姆岑山

白龙寺

白龙坞

穿越

分类: 走遍富春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这是我连续第三年,也是第三次去登姆岑山,前两次都是初夏,这次想去看看秋天的姆岑山。登山道依山脊而上,淹没在丛林里,不同的是,今年的山道两侧三五米范围的杂树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视野比往年更开阔一些,山路松软而不湿滑,脚感也特别舒服。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当地村民还在视野开阔的地方,就势搭建了一座露天观景台,凭栏眺望,山风吹来,心旷神怡,山峦起伏间,景色一览无遗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山下的唐家坞村,村舍整洁,人们安居乐业。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沿途还有用简单的石板搭建的凳子,在陡峭的路段,就地利用杂木搭成一档档台阶,琴键般盘蜿蜒向上铺设在山坡上,让我想起一位伟人说过,劳动人民是最有创造力的.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停停歇歇,不紧不慢地往上走了一个多小时,到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顶。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山顶犹如一个360°全景观景台,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景色,这也是我喜欢姆岑山的原因之一,而历代富阳志的山川篇中,也都将其列入的原因吧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今天站在山顶,蓝天白云,秋风送爽,只是时近正午,山色空濛,阳光漫射,拍片效果不够理想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山顶上,怪石嶙峋,山顶外,竹海翻滚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我们从登山道登顶,从另一侧下山,盘桓崖间
说是路,其实需要一步一攀缓,以凸起在岩壁上的尖角为支点,小心下探
说是路,其实也是早年打醮砍柴和驴友所踩出的脚印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秋冬的野红果,无论你来与不来,依旧独自挂满枝头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难得有几处林间的空隙,可以远眺走过的姆岑山,一睹高大的崖壁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沿山脊的土路上铺满厚厚的枯叶,走起来沙沙作响,感觉确实不错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阳光斑驳,岩石屹立,林间,时不时传来鸟儿的欢叫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来到白龙寺,碧水倒影,一处幽静的所在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寺后的山,秋叶斑斓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江南的山林,没有北方的秋那么浓烈,满山遍野,层林尽染
但这片山林,有翠竹相伴,绿树相映,那一丛丛黄叶油画般的感觉,更加和谐奔放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从白龙寺旁的自行车道上山,翻过低矮的垭口,有枫叶相伴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驴行2016.12.3]三上姆岑山 <wbr>穿越白龙坞

垭口上,山峦起伏,另有一番景象
沿自行车道下山,便到了白龙坞,出坞口有公交车返城
 
--------------------------------------------------------------------------------------
 
今日路线:
唐家坞村口登山道--姆岑山--白龙寺---白龙坞,全程约10公里,最高海拔500米,强度中等
交通:
去程:富阳城东站(沈家坞方向)公交---唐家坞村口下
回程:  1、白龙寺有通往城区的公交车                          
  2、白龙坞有新义方向(导岭、杜墓、新生等)开往城区的公交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