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荡,我来了
(2016年11月27日)
皇天荡,海拔796米,当地以及地名志中称皇天塘,而我更喜欢称之皇天荡,感觉更霸气一点。其实皇天荡不过是本地区普普通通的一座山峰,甚至大多数本地人也不知道它的存在,自从看到驴友发出的图片,那片排列整齐、高大挺拔的水杉林,成为我梦寐以求的一个理想王国。于是有朋友常常开玩笑说:你的皇天荡情结已有好几年了,何时得以了却?
今年三月,正是野樱花盛开的时节,三人小组相约探路皇天荡行至吊桥坑,终因山高路险,眼看天色渐晚,登顶无望,无奈折戟而归,于是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见到你--皇天荡。
冷冷的冬雨终于停了下来,于是收拾行囊,又一次来到熟悉的横坑村口。村里一位85岁的老人,精神矍铄地指着村庄对面的杨梅山,告诉去皇天塘的线路,我们一边佩服着老人的精气神,一边匆匆迈开脚步,踏上再次攀登皇天荡的征途。杨梅山上曲曲折折的山路,铺满软软的枯草,阳光暖暖的晒在身上,也照亮了草叶上晶莹的露珠,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脚下的村庄、溪流和田野,宁静而安详,已经好久没有这种惬意的感觉了。大家边走边聊,时不时停下脚步,悠闲地享受眼下的美好。
跨过山岗,走进林中小道,阳光透过间隙照射下来,留下斑驳的光斑,脚步轻快地穿出丛林,迎面是一片红豆杉林,当惊诧地发现第一棵挂着红豆的果树,于是大家纷纷擦亮眼睛,搜寻那鲜红的精灵,“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而徐风告诉我们,此红豆非彼红豆,回来百度说,彼红豆生长岭南一带,才是相思豆。过这片红豆杉林往前,与通往大源坪的简易水泥公路相交会,举目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红豆杉,路旁的两块牌子“浙江中医药大学南方红豆杉药材研发基地”和“浙江省级特色林业南方红豆杉精品园”,可见其已初见规模。
沿着简易水泥公路前行,路随山转,但见山坳数间平房,围着一口池塘,远处一所小楼,临崖而建,这就是大源坪林场了。我们登上小楼屋顶,山下的景色一览无遗,壶源溪从茫茫群山间逶迤而来,到脚下形成一个大大的“S”湾,有人说很像天然太极,两个村庄“树石”和“横槎”正处“阴鱼”和“阳鱼”,我是不懂八卦,但眼前的景色也确是无限秀美!
看完大“S”,依路返回到黄天塘公司路牌左转,进入去皇天塘林场的沙石林道公路,公路两侧遍植红豆杉,转过一弯又一弯,翻过一坡又一坡,大约2个小时,终于远远看到尖尖的几棵黄色树梢,徐风说:这就是皇天塘林场的那片水杉林了。又翻过一个山坡,但见一座楼房依山而建,房前是一片高大的水杉林,合抱粗的树干像哨兵般的挺立,金黄的树梢直刺蓝天,来不及放下行囊,就直扑那排沿路而植的树下,拥抱那林间的天然氧吧。上世纪六十年代初,12位杭州知青怀着一颗红心从城市来到这偏远的高山扎根,那一棵棵水杉,也许就是他们亲手种植,如今人去楼空,留下的是那一棵棵参天大树,其背后的艰难与辛酸,连同他们的青春,都已成为过眼云烟,不禁让人怦然心动。在林间短暂休整后,我们继续赶路前往山顶,山顶上数百平方的水塘,就是皇天塘,据说当年是个不足百方的小水塘,无论旱涝,常年保持着一定的水位,如今通过开挖疏浚,面积已远大于昔。皇天荡,我来了!
在山顶短暂停留,便沿林道返回下撤。见路侧有一明显的路口,依坡而下,不想走那单调乏味的水泥路,于是决定从此下山,这是一条刚整修好的林道,松软的土路用杉木挡土,或取山中乱石铺砌,大家小心翼翼,举步维艰,但还算顺利,行至半山,迎面一壁悬崖似曾相识,估计到了我们上次无功而返的那个地方了。又走了一段,忽见山涧的一注瀑布,洋洋洒洒,飞流直下,这就是吊桥坑瀑布了,长期的降雨使水量大增,瀑布远比上次壮观,而我们已无心细细品味。继续赶路,山涧的小路沿溪而下,忽左忽右,必须反复过溪,在激流中湿滑的孤石间跳跃攀爬,眼看脚下哗哗的溪水,不禁让人有些担忧,而此时必须鼓起勇气,齐心协力,咬紧牙关,大家手搀手,相互鼓励,去战胜一个个困难。越往下,水流越大,山溪越宽,难度越大,而我们的意志越坚定,每过一道溪水,离成功越近一步,为了安全,同伴们甚至脱去鞋袜,赤脚淌过冰冷的溪水。过了龙门潭瀑布,山路渐渐平缓,过毛竹园,又过了几处溪坑,出坳口,就来到熟悉的小坞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原来两个小时可以下山的路,足足花了三个小时。
接下来的路,简直就是康庄大道了,沿着熟悉的横坑坞古道出山,路越走越宽,天越来越大,心情也越来越舒畅。到横坑村,时近五点,那位85岁精神矍铄为我们指路的老人见我们一行刚从山上下来,露出惊奇的微笑,说你们真了不起!
今天的行程需要总结,一是对雨后溪水的变化,缺乏预估。虽然考虑到从树石上山,雨后水位偏高,可能过溪困难,改变线路后,对山涧水的因素压根就没有考虑,今天同行的是几位具有一定经验的老驴,大家同心协力,终于安全下山,但风险还是时刻存在。二是先松后紧。行程前半部分稍显松垮,对路线的研究不够,导致后来匆忙赶路,幸亏是在本地,心里还有些底气,因此对线路的研究还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今天的收获也是满满的,终于了却了多年的皇天荡情结,而且走完了三月份未竟的线路,走了个环线。
温暖的阳光,让久雨的大地,顿时
远处是横槎村
山顶的水池,云影徘徊
丛林小道
![[驴行2016.11.27]皇天荡,我来啦! [驴行2016.11.27]皇天荡,我来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红豆杉和它的果子
【中文名:南方红豆杉,拉丁名:Taxuschinenwsisvar.maireiChengetL.K,别名:紫杉、神木,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保护等级: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隔着横坑坞峡谷对面的高山村---景山,前湖山自然村
红豆杉基地内的简易公路,部分路段比较险峻
大源坞林场旧址
崖顶人家,犹如空中观景台
登上楼顶,俯瞰山下风光,一览无遗
壶源溪这横槎村范围形成一个大大的S弯,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然太极
近处是树石村,远处是横槎村
壶源溪穿过茫茫群山,自西向东而来
红豆杉基地漫山遍野,初具规模,就连公路两边也有序种植
从大源坪到皇天塘的简易公路,一弯连一弯,一坡接一坡
道路两边的风光,也很不错
与皇天塘林场(湖源林场)惊艳相遇
勿忘历史
![[驴行2016.11.27]皇天荡,我来啦! [驴行2016.11.27]皇天荡,我来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驴行2016.11.27]皇天荡,我来啦! [驴行2016.11.27]皇天荡,我来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山顶,这就是现在的皇天塘!
沿公路返回途中,在此下撤
下行约半小时,至此石壁,似曾相识
乱石丛中,下行的路也不容易,必须小心翼翼
当我看到这个瀑布,对这里是3月探路折返的地方,已确信无疑,名字虽然一下子想不起来
回家一查,地名叫吊桥坑,瀑布我称之吊桥坑瀑布
飞流直下的瀑布,扬起阵阵水雾扑面而来,沁人心腑
要从这样湿滑,圆溜溜的石头上过溪,真得捏一把汗
龙门潭瀑布
![[驴行2016.11.27]皇天荡,我来啦! [驴行2016.11.27]皇天荡,我来啦!](//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过竹园
到小坞坑口
横坑坞古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