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飘香时,徒步新昌小黄山
(2016年10月5日
多云)
称小黄山者,盖因峰岭陡峭,危岩耸立,奇松婀娜,颇具几分黄山之神韵,故天下称小黄山者众多,新昌小黄山也不例外。新昌小黄山原称巧王山,又称石猫山,也许为了提高知名度,又有几分黄山的韵味,渐渐被人们称作小黄山。
与柳絮带队的乐游户外约好同行。5号一早自驾到新昌沙溪镇,开启导航,沿着弯弯曲曲的山区公路来到小黄山脚下的里泄下自然村,勤劳的村民早已在田间劳作,村口停车场旁的小店也已开张,热情的店主见我一个人在转悠,便招呼先休息下,喝杯茶,于是咨询登山的线路,他们热情地向我介绍,说沿机耕路进去到电站上山,沿途风景好一些,停车场对面的登山道也可以上,但树丛里穿越没有什么风景可看,我一一谢过。与柳絮联系,还须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于是约定按电站线路先行上山,边走边等。
沿机耕路前行,路旁稻田金黄,瓜果飘香。约一公里,迎面可见巧王电站的厂房,绕过厂房见一水管依坡而建,旁边的台阶直达山顶。拾级而上,一会儿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到上水口,见林中一山路,路口挂满了各地驴队的彩条,一点不用担心迷路,按彩条的标志,前进就行。山腰上突兀的巨岩,岩面犹如观景平台,被风雨洗蚀得没有棱角,圆润而粗糙,站在平台上,凉风阵阵,对面蜿蜒起伏山岭上,连绵的松林掩映一座座的岩石,或倨傲挺立,或如城堡般堆砌在山岗,感觉已有几分黄山的意韵。继续向上,岩石风化剥落的砂粒构成的山路,不粘脚,不湿滑,走起来沙沙作响,脚感特好。
与登山的几位老乡结伴同行,边走边用家乡话聊天,感觉特亲切,不知不觉也就到了山顶,但见连绵逶迤的山岗上,千姿百态的岩石,或如空中舞台,或危崖壁立,或摇摇欲坠,或相互支撑,脚踩在岩缝里或岩坡上,时而战战巍巍,时而猫腰前行,小心翼翼站在高深莫测的悬崖边,探头出去,不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其中一段更是险峻,必须双手紧紧抓住挂在悬崖上的绳索,三五合力,上拉下拽,终于站到崖底,方才吐出一口大气。在这里等到了柳絮带领的大部队,于是随队继续沿山脊前行,一路视野开阔,悬崖上曲虬的松树或盘踞岩面或深扎岩缝,虽经风霜雪雨,瘦小的树干却傲然挺立,山下的村庄,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公路就像飘带穿过村庄,跨过山溪,蜿蜒青山绿水间。
翻过几座山峰,但见山下一泓碧波,就是巧王水库。下到水库,拱形水坝横跨两山之间,将上游来水汇集起来,利用水头差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力。这里是队伍休整的好地方,简陋的两家小饭店,店主都会热情招呼休息喝水。
午后重整队伍,沿水库另一侧上山,山不高,沿山脊前行,景色也与上午所见相似,约两个小时就可完成穿越,跨过山溪,来到巧王电厂,沿机耕路原路返回里泄下村,整个线路就是围绕巧王水库两侧的山脊环绕一圈。
从巧王电站水管旁的台阶上山,最便捷、刺激,风光也最好
沿途驴友留下的标志是最好的向导
对面山岗上怪石嶙峋
山顶上俯瞰里泄下村
沿途风光
攀援
山脚的一弯碧波
秋收,一种最原始的收割、脱粒方式
巧王水库
下午的沿途风光
又回到电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