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明过客
四明过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14
  • 关注人气:4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村影记】东梓关

(2012-05-20 18:19:10)
标签:

富阳东梓关

古村

码头

郁达夫

杂谈

分类: 走遍富春

[古村影记]           东 梓 关    [2012年5月19日]

    说起东梓关,这个富春江南岸的村庄,在当地还是相当有名气的。一是这里曾经是富春江客轮航线的一个停靠站,当年桐庐、建德、甚至兰溪等地,到杭州一定会经过甚至停靠这个码头。二是当地有祖传中医,在富阳,甚至浙江和中国骨伤科界都享有盛名的富阳中医骨伤科医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靠张绍富老先生在这里起家,一步步将一个小小卫生院,发展成为如今已是规模庞大的(三甲)医院。三是喜欢和读过郁达夫文章的人,一定知道他的一篇小说,名字就叫《东梓关》。

    虽然我因工作需要,到过这个地方的次数已不计其数了,也听说过这里当年非常的繁华和热闹,但一直也没仔细进村转转,前几天本地报纸一篇介绍它的文章,加上本来就想去看看,乘今天天气阴雨,不宜户外活动,就特地赶去一睹真容。


【古村影记】东梓关

    这是政府立在老码头边上的一块村名碑,正面是郁达夫笔迹的“东梓关”三个大字,背面是一段录自郁达夫小说《东梓关》中描写当地的片段。

 


【古村影记】东梓关
   阴雨中的富春江更显妩媚,雨丝轻轻得敲打着静静的小船,江面上泛起了点点白花。

 

 


【古村影记】东梓关
  

    看码头,最能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变换了。

     我没有在这里上过船,登过岸,也没有看到过当年的盛景。可以想象,当年多少匆匆而过的客人,或肩扛背驮,或拖儿带女、或怀着各种心情,踩着急促的脚步,登船、上岸。随着汽笛的鸣叫,喜怒哀乐写满每个客人的脸上。。。。

     如今,江水依旧,人迹罕至,当年的码头和栈桥已经残缺不全,慢慢堙没在绿茵茵的荒草中。

     此情此景,难免让一些当地热心人唏嘘不已,扼腕叹息啊!

  
【古村影记】东梓关
   江中的礁石,多少船只小心地从它身边走过

 


【古村影记】东梓关
   江的对岸,是新桐。


【古村影记】东梓关
    

    村内随处可见的清末大宅,大多早已无人居住,长满杂草,木材发霉腐烂严重,从高大挺拔的硬山墙、考究的门框和窗台精致而繁复的花纹,依稀见得当年繁华。


【古村影记】东梓关

【古村影记】东梓关
    这就是当地有名的许家大院,如今施工队正在轰轰烈烈的维修中。

    许家大院是东梓关最为考究的老宅,建于清代,因年久失修,已无人居住,是村民口中“三阿太”许秉石的家。1932年,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郁达夫坐船来到东梓关找许善元治肺病,在这间大宅子住了一个多月,根据这些经历,他随后写下了著名的小说《东梓关》,在文中,郁达夫化名“文朴”,徐竹园原型即是许善元。许善元是许氏家族又一优秀后人,为许秉石之子,东梓名医,晚清秀才,对古今疑难杂症颇有研究,留有《益智庐医抄》、《治虚选要》等书——这些都成了小说中的情节,而这篇不满六千字的小说,成为东梓关今天异常珍贵的精神财富。----摘自网络。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古宅正在逐步得以维修改造。



【古村影记】东梓关
  东梓关有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古池塘,长塘、方塘、冬瓜塘等,民居就围着池塘建造,也许是出于风水,也方便洗刷和消防。


【古村影记】东梓关



【古村影记】东梓关


【古村影记】东梓关

【古村影记】东梓关

【古村影记】东梓关
    这样的门框,够考究了吧?



【古村影记】东梓关
    

    锁的命运



【古村影记】东梓关



【古村影记】东梓关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年的建筑材料和营造方法。



【古村影记】东梓关
    少有的一座相对完好的,有人居住的老宅。精美的牛腿,如果当年不用黄泥涂抹,可能早已难逃厄运了。

   



【古村影记】东梓关
    一栋老宅仅存一堵爬满木通藤的墙。


【古村影记】东梓关
   看到这里,也许会感到压抑。

   上两片建筑,调和一下色彩,上图:村口的基督教教堂,规模不小。下图:文化中心,旁边新楼林立,还有别墅呢!


【古村影记】东梓关
    走过富阳的许许多多村庄,像这样历史底蕴丰富、历史建筑仅存的村落还是不多的。相信有一天,它一定会重振雄风并焕发青春的,到时也能再次重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