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日清晨,我们一行十八人告别江南的秋雨霏霏,开始西北遥远的旅程,从杭州转道西安,下午二时便降落在西宁机场。出机场,上旅游中巴,直奔本次青海甘肃之行的第一站,距西宁25公里的---塔尔寺。
06年我曾参拜过塔尔寺。进入寺门,一排白色高大的八宝如意塔再次耸立在我的眼前,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当年的游览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下过雨,天气有些阴冷,地面上积满了薄薄的泥浆,虔诚的藏族佛教徒依旧匍匐在圣塔的周围,身上粘满了黑色的泥浆,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被这份坚韧执着的信仰所折服!
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四大中心之一,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鲁派开创者宗喀巴的故乡。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现有“三个六”来概括:600余年历史、600余亩面积、600余位僧人。寺院位于八座莲花状的山谷中,依山势建筑,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布局严谨,建筑巍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宗喀巴大师在藏传佛教徒心中的地位很高,是第二佛祖--文殊菩萨的化身,与佛祖比肩。据导游说,格鲁派教规相对严格,僧人终身不能婚娶,但可以吃肉,这是适应当地环境而确定的。
我们参观时,一位僧人专心致志地坐在殿廊下念佛,旁若无人,手脚并用地边击鼓边打钟,整个人平和舒展协调,喃喃的念佛声,伴随着有节奏的钟鼓声至今仍在我的耳旁回荡,便以此为题了。
值得一提的寺中艺术“三宝”:堆绣、壁画、酥油花。 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想巧妙,布署适然,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虽名曰"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神佛祖师、文臣武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楼台亭阁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繁简得心应手,大布局的散点透视,局部的焦点透视,又巧妙地利用三度空间的立体感,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而且在寺内专门设馆展示,走进大门,展示的是当年评比第二名的作品,其背面则展示第一名的作品,并设置恒温制冷设施,那栩栩如生、色彩鲜丽的雕塑让我们拍手叫绝。
匆匆走过博大精深的寺院,整个寺院内部的参观过程中不能摄影。以粗略记之。

大金瓦殿

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金刚时轮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

酥油花馆

藏汉建筑特色兼容,佛教文化同源

依山而建的寺院,错落有致

长长的台阶,通往僧舍

八宝如意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