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桑部分画作欣赏 图14幅

标签:
希腊神话圣经故事绘画普桑卢浮宫文化 |
分类: 绘画雕塑及花卉 |
图1
普桑的画作很多,不少收藏于卢浮宫内。1993年是卢浮宫建馆200周年,许多小国家联合以小型张形式发行多位画家的作品,其中莱索托和圣文森特各发行普桑邮票小型张一张。笔者购有莱索托的一张,现附于后(图1)。小型张共载5幅画,分别是:奥尔普斯和欧律狄刻、撒非喇之死、抢夺萨宾妇女厄科和那耳喀索斯、普桑自画像。因小型张上画面部分或系局部,或系分开,为了更好地欣赏各画,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相应的5幅图片附于邮票说明之后。
图1
奥尔普斯和欧律狄刻(Orpheus and Euridice,图1上左,图2)奥尔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名歌手,传说他发明了音乐和作诗法。据说他的歌声能使树木弯枝、顽石移步、野兽俯首。欧律狄刻是他的妻子,后被蛇咬死。他进入冥国以歌声感动冥主允许欧律狄刻返回人间,但在返回路上不得回首,奥尔普斯未做到此点,欧律狄刻未能随他回到人间。
德国音乐家格鲁克以之写出同名歌剧,瑞典为纪念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院建立200周年特演出此歌剧,并发行邮票及小本票(图3),图案是奥尔普斯带领欧律狄刻返回人间的瞬间。
抢夺萨宾妇女(The Rape of Sabine Women,图1上中、右)这是一个人们熟知的故事。在古罗马时代,罗马人因缺少女子,特请邻近的萨宾人来赴宴,乘机将萨宾妇女抢走。普桑绘有两幅此主题画作,收藏于卢浮宫的此幅画(1637-38绘)画面比较杂乱,普桑本人亦不满意,另一幅(1634-35绘)收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画面比较简洁。图4和图5分别是大都会博物馆和卢浮宫两幅画,网友可以自行进行比较。
撒非喇之死(The death of Sapphira,图1中左、右,图6)故事出于《圣经·新约》的《使徒行传》第五章1-10节。撒非喇是亚拿尼亚之妻,亚拿尼亚卖了田地后留下部分款项再放到彼得脚前,彼得斥责他心为撒旦所迷,欺哄上帝,亚拿尼亚气断而死。三小时后,撒非喇来到,她本知道留钱之事,但对亚拿尼亚被处死并不知情,对彼得亦未答以实话,彼得斥责她与亚拿尼亚同心试探主灵,撒非喇也立即断气而死。此画即描绘此故事之情节。图中右是站立在台上的彼得,图中左是正在倒地气绝的撒非喇。
厄科和那耳喀索斯(Echo and Narcissus,图1下左、中,图7)厄尔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女神,传说她钟情于美少年那耳喀索斯,但他不为其所动。厄科苦于单恋而形容日见枯槁,终于无形无影只留下声音,成为英语中“回声”的词源。那耳喀索斯是希腊的一位美少年,终日观看自己水中倒影,顾影自怜,拒绝厄科爱情,最后死去。画面上,那耳喀索斯横卧在地,厄科坐在其后,好像是那耳喀索斯不愿理睬厄科。
在花卉中水仙花的名字就是Narcissus,希腊曾发行一枚有关那耳喀索斯对水顾影自怜和水仙花的邮票,可作参考(图8)。
普桑自画像(图1右)在是普桑1650年的自画像,背后除有一幅绘有少妇的画作外,其余均为虚影。此时他已回到罗马,健康状况不太良好,从画中亦可稍稍看出。前苏联发行的普桑自画像邮票即取自此图,但将背景删去。
笔者虽然未能购得圣文森特发行的小型张,但据斯科特目录查找得知其画名后,从网上搜索得此5画图片,现将其附之于后,把加以适当说明,供邮友共同欣赏。这5幅画分别是:阿卡迪亚牧人,保罗的狂喜,诗人的灵感,圣约翰在为人们洗礼和方济各·沙勿略的奇迹。
阿卡迪亚牧人(Arcadian Shepherds,图9)亦名《死神在阿尔卡迪》。四个牧羊人(其中一为女子)在阿尔卡迪地方突然看到一块坟墓,四人围在墓碑前,以无声的惊愕表情了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
保罗的狂喜(The Ecstacy of St. Paul,图10)这是根据《圣经·新约》的《哥林布后书》12章2-4节里圣保罗所讲的一段话绘成的。圣保罗说:“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14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言语,是人不可说的。”画中圣保罗身着深绿色长袍,外披红色披巾,在天使们的拥簇下升天而上。从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神明赐予他的神奇幻觉使他的心情处于一种极端激动的状态中而不能自持,以致他的脆弱形体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幻觉的刺激。
类似的作品有贝尼尼的雕塑《圣特蕾莎的狂喜》,在作品中描绘特蕾莎在天使之箭反复刺她之心所引起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却大大地满足她的宗教热情(图11)。虽然一为绘画,一为雕塑,但显示的都是对宗教信仰的狂热,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的灵感(The Inspiration of the Poet,图12)是一幅用神话描述诗人灵感激发的画作。画面上阿波罗坐于中央,头顶桂冠,右臂支于七弦琴上,将思索中由灵感激发所涌出的诗句授予司史诗的缪斯欧特尔帕(Euterpe)记下,欧特尔帕一边记录,一边则仰望天空,似有所思。为了充实画面,在阿波罗身后立有另一位缪斯,两个小天使则上下穿插其间。
圣约翰在为人们洗礼(St. John Baptizing the People,图13)在《圣经》中有两位著名的约翰,一位是使徒约翰,一位是施洗约翰,这里是施洗约翰。此画是描述施洗约翰到约旦河畔,劝人悔罪,为人施洗,宣称弥赛亚(即指耶稣)即将到来的情况,事见《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第三章,多位画家曾以此题作画。
方济各·沙勿略的奇迹(The Miracle of St. Francis Xavier亦有作Javier,图14)。沙勿略是一位葡萄牙神父,1542年奉命来亚洲传教。先后在印度、马来西亚等地。1549年抵达日本,1551年来华登上广东上川岛,因明朝海禁甚严,未能进入大陆,1555年客死该岛。据传沙勿略在日本时曾使一已死女孩回生而打出其名。普桑据此传闻绘出此画。
画中下半部是沙勿略在女孩家人围绕的已死女孩前不断祈祷,请求神明帮助,上半部是耶稣在沙勿略的精诚意念的感召下,出现在云端使女孩复生,创造奇迹。
以上人名根据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的《神话词典》、《圣经》中文译本等书译出。方济各·沙勿略的译名系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宗教词典》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