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莫扎特歌剧后宫诱逃

(2011-11-17 11:26:00)
标签:

歌德

分类: 音乐舞蹈


100莫扎特歌剧后宫诱逃

《后宫诱逃》是莫扎特在1781-1782年间创作的三幕歌剧,德文原文名为“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作品K. 384;英文The Abduction from the Seraglio”;法文“L’enlevement au Serail”;意大利文 Il Seraglio)

此剧是莫扎特到维也纳后创作的首部歌剧,充分表现出莫扎特的音乐才能。歌剧讲述一对西班牙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贞不变的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及背景是:西班牙贵族贝尔蒙特(Belmonte)有一未婚妻康斯坦采(Konstanze)和仆人佩德里罗(Pedrillo)。英国少女布朗德(Blonde)是康斯坦采侍女,也是佩德里罗的未婚妻。一次,康斯坦采、布朗德及佩德里罗(Pedrillo)被海盗抢去卖给地中海沿岸某地总督泽林(Bassa Selin)。贝尔蒙特得知后,前来营救。歌剧就从此处开始。

莫扎特和脚本编写人在创作歌剧时,为剧中人物分别创作了多个各有特点的大段咏叹调唱段,康斯坦采的忧郁优美感人,布朗德的活泼轻松可爱,贝尔蒙特的优雅充满激情,奥斯明(Osmin,泽林的管家)的自豪有趣逼真,从而描绘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此歌剧还采用当时流行于德国的歌唱剧的形式编排,除总督泽林外,其余五位人物都是双人演出。一位演员歌唱,另一位演员道白,两人间还常常对话交流,让观众得知人物的内心活动,甚为有趣。歌剧演出时深受观众欢迎,大获好评,为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声誉奠定良好基础。演出也为莫扎特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两次演出收入总计1200金币,是他在萨尔茨堡的三倍。

在莫扎特在世时,《后宫诱逃》在维也纳及欧洲讲德语的地区多次演出。歌德从他自己作为一名歌剧剧本的努力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对之有极高的评价。他写道:“当莫扎特出现于世后,过去我们所有努力只限于简单和在一定范围内的企图已成过去。《后宫诱逃》征服了所有人,我们过去小心翼翼地写出的作品从来也没有像它那样多地在戏剧圈子里被提到过。”

故事发生在18世纪地中海沿岸某地泽林总督住地。

剧情大意是:



第一幕

贝尔蒙特得知未婚妻在泽林住处后,前来搭救希冀救出康斯坦采,但为泽林的管家奥斯明所阻。并对贝尔蒙特侮辱谩骂,两人唱二重唱“魔鬼会来抓你”。贝尔蒙特厌恶地离去。

泽林打猎回来时,佩德里罗向泽林伪称贝尔蒙特为建筑师,泽林同意雇用贝尔蒙特,让他进入他的居住地内。

泽林买得康斯坦采后,对之宠爱有加,极欲得到她爱情,但康斯坦采却始终深爱着自己的未婚夫,誓死不从,唱咏叹调“我是多么地爱他啊!”。

贝尔蒙特和佩德里罗要进入时,仍为奥斯明所阻,三人唱着三重唱“前进!前进!前进!”佩德里罗略施小计,还是进去了。

第二幕

脾气暴躁的奥斯明,想以暴力方式占有布朗德,未能得逞。布朗德唱咏叹调“要带着笑容和仁慈的抚爱”,恫吓他她要挖出他的眼珠。奥斯明和布朗德唱二重唱“要记住我的话”后,奥斯明离去。

康斯坦采在花园中哭诉她的苦恼,唱咏叹调“多么沉重的痛苦压抑着我的精神,无尽的悲哀折磨着我的灵魂”后离去。

佩德里罗告诉布朗德贝尔蒙特正在设法营救他们,布朗德极为高兴,唱咏叹调“啊!快乐、快乐的日子”。

佩德里罗设计请奥斯明饮酒,用酒灌醉奥斯明。

贝尔蒙特和康斯坦采、佩德里罗和布朗德两对情人欢聚一起,唱四重唱“啊!我亲爱的”,共话离别之苦。

此时,贝尔蒙特和佩德里罗突然急切地追问他们各自的未婚妻是否始终对他们忠贞,引起两位女性极其惊愕和极大愤慨,布朗德顺手打了佩德里罗一个耳光。两位男士急忙道歉才算了事。

第三幕

贝尔蒙特和佩德里罗乘梯进入花园,贝尔蒙特唱咏叹调“爱情,我的爱情,现在可以得到它了”;佩德里罗则唱浪漫曲“在摩尔人的土地上,一个美丽的少女”。他们在等待时钟敲打12下即刻逃出。

正当四人准备脱逃之际,奥斯明酒醒发觉,泽林起来追问。

贝尔蒙特祈求泽林放他们出去,其父可交纳大量赎金。泽林得知贝尔蒙特系其宿敌之子,决定让贝尔蒙特与康斯坦采作最后告别,然后将其处死。

贝尔蒙特与康斯坦采两人唱二重唱“为什么可怕的命运正巧落在我们身上”。康斯坦采表现得非常勇敢,毫不畏惧,情愿为爱而死。

泽林再次出现时突然改变主意,采取善意与宿敌和解,将三人全部释放。

全剧在众人一片感谢歌颂泽林声中(合唱:“您高贵的仁慈比财富更宝贵”)落幕。

2006年是莫扎特诞生250周年,法国曾为他发行一套8枚邮票及小全张一枚。其中有一枚是《后宫诱逃》,主图是康斯坦采在歌唱(图1)

《后宫诱逃》还被多次发行各种版本的DVD影碟,在笔者所看的这枚影碟中,有许多有趣之事,例如当管家奥斯明要侍女布朗德屈从他时,布朗德予以拒绝,并说英国女性十分高贵,举出四位为例,分别是维多利亚女王、南丁格尔、丘吉尔和另外一人。当提到丘吉尔时,观众发出笑声,当然是因为丘吉尔是男性人物。实际上在歌剧创作时,维多利亚女王、南丁格尔也都还未出生,这些都是演出时编导随意添加的。再如此枚影碟的封面图与其他影碟的不同,是歌剧演出中布朗德与其未婚夫佩德里罗相聚歌唱时,抱着他的腿部的镜头(图2)。

笔者购买此剧的DVD影碟已多年,过去曾看过一次,印象不深。这次因查找有关歌德资料,感到兴趣,不但在网上查找了有关此剧的专文,而且把DVD影碟反复看了几遍,据之写成此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