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丁夫
丁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37
  • 关注人气:3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93法国画家巴斯蒂安-勒帕热及其部分画作图10幅

(2011-10-20 09:30:14)
标签:

垛草

乡村的爱情

巴尔托迪

圣女贞德

贝恩哈特

分类: 绘画雕塑及花卉

01勒帕热垛草637px-Bastien-Lepage,_Jules_~_Les_Foins,_1878[1]

图1 垛草

在前面关于法国画家卡巴内的博文中,笔者曾提到他的学生勒帕热。在19世纪法国绘画史中,老师可能比学生更有名。但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或许学生比老师更为出名,因为他的画《垛草》早在1978年春就在北京举办的《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中参展。因此,在1980年前后出版的书籍中几乎都对此画进行讲解评论。笔者将以其中之一对此画作简要介绍。

勒帕热的全姓是巴斯蒂安-勒帕热(Jules Bastien-Lepage,1848-1884,人们往往简称他为勒帕热)。法国乡村风俗画家和肖像画家,其作品在法国和英国受到广泛关注和摹仿。

勒帕热出生于法国洛林地区默兹省当维尔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父亲是他学画的启蒙老师。1867年到巴黎进入巴黎艺术学院随学院派画家卡巴内学习,成绩优秀,掌握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普法战争发生后应征奔赴战场,战后回到家乡。后受库尔贝、米勒等现实主义画风影响,把注意力放在描绘农村生活和刻画农民形象方面,作品题材多取自农村,如《垛草》、《乡村的爱情》等。此外,重要画作还有反映普法战争后法国人民情感的《圣女贞德》,描绘女演员莎拉·贝恩哈特的肖像画和有关希腊神话的画作等。

网上有一文评论勒帕热说:“最可贵的是,在印象派绘画达到高潮的当时,勒帕热仍然坚定地遵循“为生活,为平民而艺术”的原则,他继承了法国绘画的民主主义传统。他唾弃学院派的保守主义,而保留其严格的造型;吸取印象派的长处,而拒绝其“为艺术而艺术”排斥艺术的社会功能的观点。他以朴实无华的作品,按法国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予以描绘反映。因此他的作品思想性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许多画家,被称为米勒以后唯一能真实生动地再现苦难的法国农村生活的画家。”是非常中肯的。

《垛草》(Haymaking1877,图1,藏于奥赛博物馆)是勒帕热的一幅代表作。在1978年北京那次画展中,人们为其真切感人所吸引,因而被选在1979年出版的只选有90位西方画家作品的《西洋绘画百图》一书中,现将书中对此画的介绍摘录如下:“一个做垛草短工的农人经过烈日下辛苦的劳作之后,正躺在树阴下的草地上酣睡;从那衣服下面松弛着的瘦骨嶙峋的躯体和一双穿着沾满泥污的破旧靴子的脚,可以感到他是多么地困乏劳累,而此刻正充分享受着片刻的休息。他的妻子,一个还较年轻的农村妇女坐在他的身旁,表情有点漠然,眼睛凝视着前面,每天她只为一家人的温饱而操劳,生活的重负使她过早地失去容光,显得疲惫枯槁。”

勒帕热另一幅有名的作品《乡村的爱情》(1882,图2,藏于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被选在1983年出版的《西方美术史话》(迟轲著)一书中,作为“歌唱泥土的英雄”一节中的示范画作之一。作者认为此画“是一首朴实感人的田园诗。画家以其对色彩敏锐的观察力,成功地表现了黄昏的色调,把田野上一切都笼罩在落日余晖的暖色调里,在寂静的村边,一对青年男女隔着篱笆谈情,两人背对背互不相看。男青年摆弄着手指头的羞涩神气纯朴可爱;拿着一朵小野花的少女,虽然背对观众,人们还是可以感觉到她专心注意地谛听着对方难于出口的言词。两人沉静的外貌透露出含蓄的情感,显示出这对青年纯真的内心世界。”

093法国画家巴斯蒂安-勒帕热及其部分画作图10幅

图2 乡村的爱情

法国在普法战争战败后,在人们心中燃烧起一种民族荣誉感,迫切希望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区。在19世纪70-80年代,有许多表现这方面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可能大家都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就是文学方面的典范(笔者是在中学英文课本里学到的)。在雕塑方面,有巴尔托迪的《贝尔福石狮》。巴尔托迪出生于阿尔萨斯地区的科尔马,家乡被割让给德国使他痛心,他在雕成《自由女神》后接着雕制《贝尔福石狮》。《贝尔福石狮》又名《三个国王的纪念碑》,显示一头受伤的狮子在愤怒中吼叫,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阿尔萨斯、洛林两地被割让的痛心,可以说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异曲同工之效果。图3是法国1959年发行的纪念巴尔托迪邮票,在他的肖像两侧分别为《自由女神》和《贝尔福石狮》。

03巴尔托迪图3

勒帕热是洛林人,同样有家乡被割让的悲痛,他以《圣女贞德》一画,来寄托他的悲伤心情,希望能寻找有一位和贞德一样的人起来领导人民奋斗,夺回失地。此画的全名是《圣女贞德在倾听上帝的启示》(Joan Of Arc listening to the Voices,图4)。

04勒帕热圣女贞德654px-BastienLepage_Jules_Joan_Of_Arc[1]图4

贞德(Jeanne d’Arc,1412-1431)是法国香槟与洛林交界处东列米村一个笃信宗教的农民家庭的少女,1428年自称受到上帝的启示,向当时尚为王子的查理(后为法王查理七世)要求率军抗击占领法国北部的英国侵略军,得令后她带领7000法军,奋勇出战,以少胜多,重创敌人,解除城围,保卫了南方国土,被誉为“奥尔良姑娘”。后被勃艮第人出卖给英军,为雷恩教会在火刑柱上烧死。席勒曾著有戏剧《奥尔良姑娘》,好莱坞拍有《圣女贞德》电影(描写贞德被审问的一段情景)。勒帕热画中描绘的是贞德正在父亲的花园中游玩,突然听到上帝启示她的情景。画面上贞德在侧耳倾听神示,背后隐约可见上帝和天使的形影。

勒帕热还擅长肖像画, 1879年绘的《女演员莎拉·贝恩哈特》(图5)是其中之一。贝恩哈特(Sarah Bernhardt,1844-1923)是法国19世纪女演员,她容貌优美,举止大方,嗓音高亢有音乐感,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戏剧女演员之一。1872年在雨果戏剧《吕伊·布拉斯》中饰演女主角王后,在巴黎奥德翁剧场连演103场。雨果以70岁的高龄亲往观看,观后倍加赞赏。贝恩哈特曾在世界多国巡回演出,深为各国观众所喜爱。曾有多位法国画家为她绘作肖像画,法国在1945年发行纪念她诞生100周年邮票时,选用的就是勒帕热所绘的这幅(图6)。

05勒帕热贝恩哈特肖像447px-§§Bernhardt,_Sarah_(1844-1923)_par_Jules_Bastien-Lepage_(1848-1884)_-_1879[1]06贝恩哈特·邮票

图5,图6

图7是勒帕热的《自画像》。

07勒帕热自画像Bastien-Lepage_Autoportrait[1]图7

勒帕热还绘作过一幅希腊神话中关于阿喀琉斯和普里阿摩斯的画作。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里阿摩斯是特洛伊末代国王,他的儿子赫克托耳在特洛伊战争中为阿喀琉斯所杀,为赎回儿子尸体,老人来到阿喀琉斯营地。起初,阿喀琉斯并不答应其要求,后终为老人的悲伤所感动,把尸体交还给他。在希腊发行的有关荷马史诗的邮票中有一枚古希腊的关于此事的瓶画(图8)。图中阿喀琉斯斜卧于床上,面朝一边,普里阿摩斯杵着拐杖正在向阿喀琉斯求情。勒帕热的画“普里阿摩斯跪在阿喀琉斯膝前”(Priamus at the Feet of Achilles图9)则是威武健壮的阿喀琉斯坐在椅子上,也是面朝一边,老弱的普里阿摩斯跪在他的旁边求情。阿喀琉斯色彩明亮,悲恸老人光线阴暗,两者形成明显的对比。

08阿喀琉斯和普里阿摩斯-荷马·05·012345609勒帕热画普里阿摩斯跪在阿喀琉斯膝前453px-Achilles_and_Priam[1]

图8,图9

勒帕热只活了36岁于1884年英年早逝,令人惋惜。罗丹曾为他做过一尊雕像(图10)

010罗丹·勒帕热雕像450px-Rodin_-_Jules_Bastien-Lepage_CAC_front[1]

图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