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答案1
(2017-12-03 08:26:42)
标签:
教育文化 |
分类: 学习培训 |
经典与人生(上):古今教育生态概论
1、关于今天的教育生态现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答案:D )。
•
•
•
•
2、古代文化传承的途径不包括(答案:D)。
•
•
•
•
3、关于当前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弊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答案:D)。
•
•
•
•
4、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有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文化层面和经典文化。(答案:√ )
经典与人生(下):不读经十蔽
1、文化的本质是(答案:A)。
•
•
•
•
2、四书是中国人的圣经,四书指的是(答案:A)。
•
•
•
•
3、关于不读经典的弊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答案:)。
•
•
•
•
4、教育的功能是灌输知识。(答案:×)
5、国学的核心是人学。(答案:√)
6、1912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普遍教育暂行条例》,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废除”。(答案:√)
为学之道(上):学是为己,还是为人?
1、(答案:A)提出了知行合一之教。
•
•
•
•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答案:)。
•
•
•
•
3、孔子与弟子编纂了《论语》,构成了中华文化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答案:×)
4、“学而时习之”,孔子之学有“觉”的意思,先觉觉后觉。(答案:√)
为学之道(下):为学之态度及方法
1、子曰:(答案:C),犹恐失之。
•
•
•
•
2、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句话怎么理解?(答案:C)
•
•
•
•
3、子曰:(答案: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
•
•
4、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为己之学是纯粹的超功利的。(答案:√)
5、孔子赞同的是身教,孔子之道可以概括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答案:√)
修身之道(上):如何修养身心?
1、颜回去世之后孔子用了六个字褒奖颜回,是(答案:C)。
•
•
•
•
2、子路问君子。曰:(答案:B)。
•
•
•
•
3、颜渊问仁。子曰:(答案:C)。
•
•
•
•
修身之道(下):修身养心之道
1、“养心莫善于寡欲”这是谁的观点?(答案:B)
2、“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认为(答案:D)。
•
•
•
•
3、佛教戒三毒,三毒指的是(答案:C)。
•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体现了“反求诸己”的思想?(答案:D)
•
•
•
•
5、孟子提出养心说,其中的“心之四端”指的是(答案:A)。
•
•
•
•
6、子曰:(答案:B),学则不固。
•
•
•
•
7、孟子认为大丈夫要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答案:√)
8、“存天理,去人欲”指的是存天理之公,去人欲之私。(答案:√)
孝悌之道(上):为人之根与为仁之本
1、五伦指的是(答案:A)。
•
•
•
•
2、孝悌的含义是(答案:B)。
•
•
•
•
3、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这里的“无违”指的是(答案:C)。
•
•
•
•
4、孟懿子与孟武伯都问孝于孔子,孔子的回答是相同的,即“唯其疾之忧”。(答案:×)
5、礼源乎情。(答案:√)
孝悌之道(下):孔子论孝悌之道
1、“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出自(答案:D)。
•
•
•
•
2、“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指的是(答案:C)。
•
•
•
•
3、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孔子的事亲之道?(答案:D)
•
•
•
•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答案:A)。
•
•
•
•
5、礼不是压抑人性的,而是压抑人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兽性。(答案:√)
6、儒家的事亲之道,不仅要养口体,还要养其志。(答案:√)
忠恕之道(上):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普世性,体现了儒家的(答案:A)。
•
•
•
•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一以贯之的是(答案:C)。
•
•
•
•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的是(答案:D)。
•
•
•
•
4、忠恕之道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答案:√)
5、忠恕之道的“忠”可以理解为尽己之心以待人,“恕”则是推己之心以及人。(答案:√)
忠恕之道(下):忠恕之道与自反精神
1、孟子曰: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这句话中的“推”可以理解为(答案:C)。
•
2、继孔子之后,孟子对忠恕之道亦有所阐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D)。
•
•
3、子曰:何事于人,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答案:D)。
•
•
4、孟子认为人生有三乐,其中不包括(答案:D)。
•
•
5、“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的话体现了儒家精神刚猛的一面。(答案:√)
仁义之道(上):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1、子曰:“君子道者三”,孔子指的是(答案:D)。
•
•
•
•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答案:C)。
•
•
•
•
3、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这句话出自(答案:C)。
•
•
•
•
4、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答案:√)
仁义之道(下):君子之道与义利之辨
1、关于“义”之本义,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D)。
•
•
•
•
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答案:B)。
•
•
•
•
3、“要盟也,神不听”的意思是(答案:A)。
•
•
•
•
4、“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答案:D)。
•
•
•
•
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句话中的“土”指的是故乡。(答案:×)
6、义是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智慧。(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