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一:找出、区别论点和论题
(2019-01-14 19:54:07)
标签:
教育 |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一:找出、区别论点和论题
一、找出论点的方法(提出论点的方法)
1、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
3、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4、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5、叙述作者的一段简要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
6、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通过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7、文中不直接出现中心论点,需要经过对文中的分论点的总结或对论据的提炼概括出中心论点。
二、论题与论点的区别
1、区别:论题只揭示议论的范围,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2、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1)、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2)、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层层深入)的,但它们服务于中心论点。分论点一般出现在段落的首句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3)、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有的文章把几个分论点综合归纳起来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几个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依据。
三、对论点的评述(开放性试题)
首先,找出论点;其次要言之有据;第三还要言之有序,言之有我。
议论文阅读考点二:论证思路、文章结构分析
一、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或思路
1、总分式:
(1)、“总——分”式:先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从几方面进行论证。
(2)、“分——总”式: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方面剖析,再顺理成章地归纳总结出结论。
(3)、“总——分——总”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形成结论。
2、并列式,平列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往往有分论点。常见标志性词语有:“第一”、
“第二”或“首先”、“其次”
3、递进式(层进式):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变动。层次之间的关系往往由浅入深。段与段之间的标志性词语:“不仅如此”、 “而且” “甚至”等。
4、对比式(对照式):在论证的过程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者用同一种事物来比照另一种事物或意思。一般这样的文章都是有分论点,分论点的意思有比较鲜明的对立点,或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
二、议论文开头段(或结尾段)的作用
(一)、开头段
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6、用生动地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二)、结尾段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强调……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引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三)答题格式示例:
1、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的论题)。
2、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的论题),也起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