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墨老师就“过芙恋”问题的看法

(2018-01-30 21:21:08)
标签:

杂谈

​ 以下为吧友阿不思给陈墨老师的邮件内容:

主题: 陈墨老师您好!辗转找到您的邮箱。我是您的读者,最近有一些问题想得到您的解答。

陈墨老师您好,我是百度贴吧金庸吧的版主,也是您的读者。首先代表金庸吧的网友们向您问安!

陈墨老师您在网络金庸读者圈的影响非常广泛深远。金庸吧建吧十多年来,众多吧友一直把您当作金庸研究方面的前辈老师,不断从您的学术观点中收获教益。吧里无数网友都常看您研究金庸小说的著作,我自己家里也收藏了您的《金庸小说人论》等几本书。最近两年来,我们中间有一个关于您的话题争议非常大:基于您在《陈墨评金庸——影像金庸》《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等书中提出的“郭芙杨过的关系是这部作品中最大的奥秘,……当然这是一条隐秘的线索” 、“杨过爱慕郭芙”等观点,一些喜爱郭芙的网友提出,金庸小说原文当中存在一些隐秘的暗喻,暗示小龙女在十六年之后不久就死去了,耶律齐叛变回蒙古,而郭芙改嫁杨过——这被网友们成为“暗线”。这个观点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金庸读者圈“杨过小龙女的感情至死不渝”的文化语境,争议确实非常大。在争议过程中,陈墨老师您的观点也被网友们不断提及。老师您对此怎么看呢?“金庸小说原文暗示小龙女死去,耶律齐叛变回蒙古,郭芙改嫁杨过”这个观点陈墨老师您是否同意呢?希望得到您的解答。祝您身体健康。谢谢!


=======================================

 

以下为陈墨老师给阿不思的回复:

版主:好!

邮件收到。版主有令,不敢不从,我这就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有关杨过郭芙的关系,确实有很多话可说,说这一关系是小说中最大的奥秘,好像也不为过,隐秘线索云云,是说小说中作者点到为止,并没有就这一关系作太多的文章,读者可以就作者提供的若干线索进行想象和补充,这应该就是阅读金庸小说的乐趣所在。

通常的武侠小说,将人性和情感都写得比较简单,好人和坏人,A爱B,C爱D,简单明了,毫不含糊。而真实的人生、人性、情感却不那么简单。金庸小说也不那么简单,尤其是《神雕侠侣》这部情爱之书,写出了人性和情感的复杂性,值得再三玩味与思索。

我说杨过郭芙的关系涵有重大奥秘,是说它写出了人性和情感的复杂性真相。这可以从郭芙和杨过两个角度去论证。

先从郭芙的角度说。郭芙的心智一直不够成熟,甚至不能成熟。她一直在恋爱中,但却不懂得真爱为何,关键是,自己不懂得自己的心。她和大武及小武恋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游戏,其中固然有青春期性感和情感冲动的成分,但也包含了大量的模仿成分。并不是她爱上了大武或小武,而是她觉得应该找一个男孩,扮演成人恋爱故事,在游戏中,她完全是自我中心,将大武和小武当作配角,而她才是主演兼导演。由于杨过的干预,大武和小武不玩了,郭芙只是生气,并不悲伤,这就是她不爱的证明。更好的证明是,转眼之间,三人各自找到了新的对象。我说是新的对象,而没说是新的恋人,是因为新的对象并没有真正恋爱的感觉,郭芙这回不是模仿恋爱,而是模仿婚姻,耶律齐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婚姻对象,只是与爱情无关。郭芙选择耶律齐为婚姻对象,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耶律齐的性格,看起来很像郭芙的父亲郭靖。郭靖和黄蓉的情感深刻而融洽,婚姻和谐而美满,郭芙也想模仿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于是找一个看起来很像父亲的男性作为婚姻的对象,却不知道,她并非黄蓉。小说《笑傲江湖》中的岳灵珊也是这个路子,同样是因为心智不成熟,只是模仿母亲,找一个貌似父亲个性的人作为婚姻对象。她们不懂爱情,也不懂得自己。说郭芙不懂得自己,强有力的证据就是:

在襄阳城外的生死战场上,才灵光一闪,照亮了自己的心灵深处,从而明白了过去从未明白的一切:她的心中至爱,原来竟是她一直最为讨厌甚至怨恨的杨过!具体的例子就不说了,读过那一段文字的人,肯定都有深刻印象,并且有惊心动魄之感。一个人居然错过了一生的至爱,当然是最大的悲哀,郭芙后来性格变得愈来愈不可爱,正是由于佛家所谓的“求不得”的无明烦恼,在潜意识中支配了她的行为,扭曲了她的人生。在郭芙的故事中,有太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思索并消化。

再从杨过的角度说。杨过曾倾慕过郭芙,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自从第一次见到郭芙时,他就被郭芙的美貌所吸引;长大后,郭芙青春勃发,健美如怒放之花,杨过更是心往神驰。最好的证据是,当郭芙周旋于大武和小武之间,杨过深感不快,后来为帮助武三通,让这对兄弟不再为争夺郭芙而自相残杀,在这一堂皇目的的背后,其实也深藏着杨过对郭芙的倾慕爱恋。否则,他没有必要说黄蓉将郭芙许配给自己,而且还称黄蓉为岳母,搞得就像真的一样。在那一刻,对杨过而言,这正是真情流露。郭芙砍断了杨过的臂膀,按照杨过的性格,本该睚呲必报,但杨过竟然放过了郭芙,这固然是杨过长大了的证明,其实也含有对郭芙的深深爱恋。杨过对郭芙的倾慕和爱恋,是本性的,直觉的,无法也不必用语言解释。如果硬要解释,其中应该包括,其一,郭芙美丽性感,深深吸引了杨过,这是出于人的本能;其二,郭芙不仅美丽性感,而且有一种温暖和明亮,那是父母健全家庭融洽氛围中侵泡出来的气质,让杨过这样自幼失去双亲的孤儿不由自主地倾慕并靠近。其三,少男少女的相互恋慕,或许还有某些我们所不知情的生物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跨学科奥秘,因为不知,所以不能说。问题是,杨过脆弱的自尊,郭芙过度的骄纵,使得这两个少小有情人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以至于像《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求近之心,反成了疏远之意”。杨过和郭芙失之交臂,既让人伤感,也让人庆幸。如果杨过治好了自以为是症,郭芙治好了自我中心病,或许还会有后续故事可言,而若一个治好了,另一个病症如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他们之间相互错失就是必然,所谓性格即是命运。

我说郭芙杨过的关系是作品中最大的奥秘,也是一条隐秘的线索,大致是这些。喜欢郭芙的读者,希望郭芙与杨过“有情人终成眷属”,从而想象小龙女逝世、耶律齐离开,当然也可以理解。

如果问我是否同意这一看法,我的回答是:不同意。

不同意那一设计的小原因,是耶律齐的父亲悲愤而死,间接被蒙古皇后所害,耶律齐没有道理再回蒙古。更大的原因是,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是这部小说的主线,作者不可能设计出扭曲主线而让杨过和郭芙重圆旧梦的安排。作者不会这样安排的理由是,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是真心的爱,灵性的爱,其境界和质量,远远超出了郭芙对杨过的欲望倾慕、杨过对郭芙的少年爱恋。小龙女和杨过的爱,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为了对方的最大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杨过不服药是因为这个,小龙女自投断肠崖也是为了这个(她知道只有她离开,杨过才肯服用可能救命的断肠草),杨过十六年后也投身于断肠崖下,原因还是这个。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小龙女,他宁可与之同死,也不愿独自贪生。这是极致的爱,只有生具灵性、自我同一、明白通透的人,才会拥有如此爱情。郭芙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即使她在襄阳城外有一时的灵光闪现,那也是对自己心思的发现而已,她对杨过的感情,一半是倾慕,另一半是想占有,因为她的心智不够成熟,从小到大都还是一个自我骄纵、自我中心的人。这种自我中心的人,不可能拥有像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中所说的那种爱:关切、理解、尊重、责任。简单说,她只能将杨过置于自我之下,而不可能将对方置于自己的情感和利益之上。她连自己都不理解,遑论理解杨过、尊重杨过?饱经沧桑的杨过,早已不再是昔日嘉兴乡下的小男孩,见识了小龙女,也结识过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等红颜知己,对郭芙的那段初恋早已变成了如烟往事。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曾对朱九真入痴入迷,情不自禁,身不由己,一旦时过境迁,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对朱九真这样一个姑娘有那么强烈的恋慕之情?那个朱九真与这里的郭芙,在身份、个性和心智上就有几分相似。总之,我的结论是:小龙女不会死去,耶律齐也不会离开,杨过更不可能与郭芙重修旧好。不修旧好也好 ,《神雕侠侣》的主题,不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吗?

以上是我的看法,仅供参考,诗无达诂,小说当然也是如此。金迷同道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大可坚持己见,大家讨论争执,不亦乐乎?


陈墨 2017年10月12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