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熏腊肉的时候了

(2021-12-08 00:08:53)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他

又是熏腊肉的时候了

又是熏腊肉的时候了


熏腊肉,尽管同龄人已习惯买来吃,可我家还是继续发扬祖宗的熏肉技术,坐车到郊外去熏腊肉。今年取缔了租熏肉灶,传统的熏肉方式,而是采用环保的无烟外排的熏肉方式。

二十多天前,在集市上买回三十多斤猪肉,分割成三五斤一块,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放入木质腌盆中沤制。

浸泡十天后,用专用钩把每块肉挂到阳台的竹竿上,滴干水,任寒风慢慢吹干水分。

小时候,把腌肉挂在火炉边,利用烤火时烟熏,有时将松果、茶壳、桔皮等放入火炉里焚烧。由于天天煮饭的烟,时间较长,这样熏烤出来的腊肉,则会带着柏枝皮果的香味。

前几年,把腌肉背到郊外,在哪里租熏肉的灶,再把腌肉挂到灶上的熏肉厢内,再买些柏枝、锯木粉及柴火,然后坐在灶旁十个小时,守着灶中燃烧柏枝锯木粉,时不时将积攒许久的皮壳、桔皮等放入火炉里焚烧,把白白的腌肉烟熏的黄澄澄。燃烧的柏枝、树桩或果皮的特殊气味,让其貌不扬的腊肉,口味咸香,满嘴生津。

而今年环保需要,取缔了明火熏肉,机器无烟排放的熏肉,熏肉时间与以前一样,效果还高于手工熏制。

昨早清早,我们把腌肉背到高家坝,熏肉点师傅,先称腌肉,并清点个数,再用专用挂钩分别将每块肉挂在铁竿上,然后移到熏肉的熏肉机器的厢内;虽然有山区代劳的传统熏肉,但大多数市民还是选择机器熏肉。不一会儿,可挂几百斤厢体就挂满了肉,然后关闭火炉门。机器点火,燃烧料也有传统的柴火、柏枝等料,燃烧冒出的烟,又经机器回收再输入厢内,不断循环。

高家坝熏制腊肉点是在城划定的三个(无烟环保)熏肉点之一。机器熏肉的特点是,熏肉的烟经过处理无烟尘排放,不像以前那样熏肉,灶上浓烟滚滚,严重污染空气。熏肉质量还高于我熏制的效果。机器熏肉不仅可以控制火焰大小,而且还可以控制烟熏宽度。减少了以前熏肉,还不停地调整腌肉位置的劳动,并保证了每块肉每处都均匀的被烟熏。

机器熏肉方式,改变了千百年来烟熏火烤的熏制腊肉习俗。虽然机器熏制的腊肉,每块腊肉都是黄亮亮的,香喷喷的,但在清点入背兜时,我始终觉的缺少点什么,一点都没有往年熏肉的成就感。

坐在公交车上,我在想机器熏肉虽然解放熏肉的劳累,但没有了熏肉过程中的乐趣。而今熏肉基本上都是老人,传统的熏肉技艺似乎终止于我们这代人了。现在年轻人很少吃腊肉,莫说熏腊肉了;即或是家里有腊肉,她们煮都嫌麻烦,更愿意吃快餐。传统的买年货,家里请亲朋团年也在消失。

熏腊肉,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散发着乡土的年味,而且是一段难忘的往事。从远古到现代,在漫长的时光中,混合了阳光、苦难、风俗、乡愁等记忆元素,已变成一种永不褪色而又别具一格的文化符号。今后可能是在橱窗里欣赏了。坚守了几代人,这种非物质文化就会被当今快餐文化淹没了。

唉,一代人不管下代人事,别考虑那么远。闻着腊肉香,就有了曾经熏肉的幸福,听到上车的乘客上第一句话就是“哇,腊肉好香哟”的话,忙碌一天的辛苦顿时烟飞云灭。虽天寒地冻,车厢内却如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