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台上的那些事

(2023-04-19 07:18:38)
标签:

散文

分类: 散文
讲台上的那些事(十四)
王文跃

八五年中考,考点设在梁召镇中学,学生们必须起个早骑自行车赶到十五里外的考场进行人生中第一次拼搏。因为我是班主任,就自然成为了带队。
梁召镇中学我不仅不陌生,还有许多亲切,因为我在这里完成了初三学业,并一举考入了市一中。学校里的很多老师我还认识。特别是教英语的王老师和教化学的籍老师,见了我还如当初一般热情,嘘寒问暖、指点迷津。我也如中学生一样毕恭毕敬、倾心而听。
在考前动员会上,我激动地说:“四年前我也怀揣梦想在这里启航,我希望你们轻装上阵,用笔墨书写自己美丽的青春……”这一年中考有十二名同学如愿考入了高中,王文跃的名字也在十里八乡传开,后来许多学生慕名而来,一时间一所戴帽中学被人们津津乐道。
但是,今天我要表述的是另外一件故事——一个感动我一辈子的故事。
考试的第一天中午,突然下起了大雨。降雨虽然降低了气温,有助于孩子们的发挥,但给回家带来了不便,十五里的土路,泥泞不堪,我想起了自己求学过程的艰难。
无知者无畏,这群孩子一点也不担心,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结果,一名同学一上路就歪歪斜斜挂倒了一名背粪筐的老头。由于我需要查点学生,所有走在最后。当我到达现场时,老人和这名同学双双被村民围住,这个说要扣了学生的自行车,那个说马上送老人去医院。我拨开人群,表明我是带队老师,可以留下来解决问题,请他们不必难为学生。于是,矛头一下子又对准了我。大概意思就是必须立马送老人去医院。我点头称是的同时,示意学生们马上离开,学生们心领神会离我而去。我蹲下身,轻轻按按老人的双腿,问哪里不舒服,能不能站起来?老人闭着眼睛踏实了一会,说:“没事,没事,就是吓了一跳,苏醒一下就没事了……”老人虽然这样说,但我看见他的左小腿有一道一拃来长的血痕,当我掏出手帕欲给他包扎时,老人竟触电一般一哆嗦,然后用枯木般的大手一搓伤口,不好意思地说:“这不算什么,只是筐头上的荆条划了一下。”说完,他强撑着要站起来,我立马搀扶。
老人筋骨没事,但是走路有点瘸,我决计把老人送到家,给家人们一个交代。
让我没想到的是家人的通达以及老人的身世。
接待我的一名大婶很敞亮地说:“没事没事,我们是中医世家,就是伤了筋骨也不需要孩子们承担责任,你能把他送回家我就很感激了……”
接下来大婶告诉我,这个老人是他家的一个佣人,已经八十有五,没有家眷,大婶的公婆去世时嘱咐他们要把这个老人当成亲人待。可老人闲不住,平时不是背着筐头拾粪就是捡柴禾。“摔这下,兴许他会听劝,我们就想让他好好歇歇,度过余生……”
大婶说着把我带进了老人的住屋,屋里收拾利索,一尘不染,被褥崭新,丝毫没有老人的异味。屋里的北墙山上悬挂着一副年代久远的匾额,上书:“韩家济民,福祉一方”的字样。我猛然醒悟,这就是济世救民的老韩先生的后代。
第二天,学生们入了场,我自掏腰包买了些营养品又去看老人。大婶说,老人一宿没睡,但是咬着牙不出声,走路比昨天还拐,可是躺不住,早晨喝了碗汤,就又背着筐出去了。大婶给我讲了许多关于老人的故事,说他的忠诚,惭愧照顾老人不周到。我说六十多年了,能把一个异姓人留在家里,说明了你们的厚道。大婶说什么厚道不厚道的,他们早把老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
我被这个家庭的仁厚所感染,后来,每逢到镇上办事,都要去看一眼这个老人。八七年秋天,当我再踏进韩家大门时,一种别样的气氛让我意识到老人走了。大婶泪水涟涟地告诉我,半个月前老人无疾而终,他的尸骨埋在了韩家坟茔的一侧,她嘱咐后人们,清明别忘了给坟头添一锨土,烧几张纸。
假如我不是教师,假如这个学生没有把这个老人挂倒,就不会知道世间还有如此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更加笃定爱能化腐朽为神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吟退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