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年轻的同仁们
王文跃
五:追求课堂效果,是教育的根本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一切的基本场所就是课堂,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手段。
三尺讲台就是我们的舞台,我们在这个舞台上不仅是表演者又是操纵者。现在教育强调学生为主体,不是让孩子们自我学习,而是牵引他们积极思维。这个问题随着年级的提升越来越凸显。为了适应更多同学,我们例举的问题往往分三类,即基础问题,围绕定义,短语,生词而发问;提升例题,这是在基础问题上的再深入;技巧问题,把提升问题再上一个档次。基础问题实用全体同学,提升问题适应绝大多数,技巧问题则是给吃不饱的同学喂食。这样就让所有同学有胃口。在这个过程中,基础问题要细讲,提升问题要粗讲,技巧问题要略讲,其目的就是在基础打好后,给同学们留下思考的空间。数学这样,语文也如此。
另外追求课堂效果一定注意学生的眼神,能从眼神中找出迷茫点,随机添加相应的例题。千万不要你讲你的,他听他的,这是教育之大忌。如果把课堂调动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赏罚分明
严肃班纪
没有惩戒的教育说不上是负责的教育。
惩戒教育包括语言刺激,加罚作业和适度的体罚。
朽木不可雕,是孔圣人责骂学生宰予的话。宰予白天懒睡,孔子发现批评他,宰予也向老师保证没有下次,结果第二天又鼾声如雷,于是孔子怒而斥之:朽木不可雕也。
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肉眼凡胎,且受教对象是没有文化背景、生于僻乡荒野的“穷学生”。
但是我们的惩戒要有目的性,要为孩子的成长服务,任何泄怨气、了烦恼的惩戒都是错误的。
在惩戒的时候,教师必须了解你的学生吃什么药,万不可一刀切,因为有的学生十分自尊,一旦惩戒过度就会萎靡不振或破罐子破摔。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相当的观察力和辨别力。用皮实孩子试刀,达到打丫鬟臊小姐的功效。
有道是棒下出孝子,那么恰如其分的惩戒也会让孩子们更崇敬老师。当然我们不提倡惩戒教育,这毕竟是教育的下策。那么什么是教育的上策呢,当然是赏识教育。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打骂蹑傻,宠爱乖灵。孩子的上进心大多是夸出来的,我们教师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准确抓住他的亮点,予以表扬夸奖,让他获得足够的力量不断完善自我。
我有近二十年的中学教育经历,转到小学很不适应。我就向玉芬、秀婷等教师请教,她们给我的方法很简单,让我使劲夸他们。我一试还真灵,于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把夸学生溶于课堂,经过实践效果不错。其实这和我们闯关给红旗如出一辙,只不过我们把赞美教育深入到教育的每个方面罢了。
素霞老师这方面做的很到位,她眼里的学生都是宝贝,所以她深得学生家长喜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