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扯芒种
王文跃
芒种,是谁给夏日的这段时间点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令人揣测,叫人遐想。芒,有两种解释,即可是草本植物,又代表禾本植物果实上的针状物,小麦是典型的代表;种,也有两种解释,如果读三声调,就是种子,代表收获,如果读四声调,就有播撒的意味。更何况“芒”与“忙”是同音,更让人赋予联想。
在冀中,这个季节多暖风。风不狂不躁,裹挟着丝丝阳光一遍一遍地梳理着田野中的麦穗,青楞楞的麦穗耐不住这番催情,乖乖地籽粒成熟,把一头青丝梳成白发,静等着收获的人们把它们拉到场院,装入囤中,静悄悄享受人间烟火。
芒种三天见麦茬,是农谚还是俗语?在我的记忆深处,这时候即使没有开镰收割,也在不停地做着收割的准备,磨镰刀、买木杈、置苇席、矼场打囤,农人忙碌着,做足功课,等着麦芒炸开、挥镰相向。一旦开了镰,那才叫“忙”!抢收抢种,为的是不误农时。
赖汉子怕麦熟,好汉子怕大秋。麦熟的关键字就是“抢”,这段时间就得要起五更睡半夜,和日头挣个长短。让健壮的人们倾情挥洒,展示劳动之美。他们很会合计,巧妙与太阳周旋。清晨,趁着凉爽、就着露水润湿麦秆的柔软劲,挥镰收割,等日上三竿就要把收割好的小麦拉倒场院曝晒,就在日头忠实吸收麦穗水分的时候,农人要抓紧把秋粮的种子埋在温暖的地下。早播一日,早收三天,哪个农家心中没有一个小九九!
笔者亲历过夏收的辛劳,体味过什么叫挥汗如雨,懂得稼穑艰难,所以对农人十分敬重,也期盼着农业机械化早日实现。如今梦已成真,笔者前端的描述彻底作古。摇着蒲扇粮食就收割入仓,还有什么心火为农时担忧?现在的芒种不知不觉就投入了一股清凉,当田野里收割机轰鸣的时候,谁不认为那是为国盛民康唱的一曲赞歌!
芒种,二十四节气歌中的一曲,透着中国智慧,记载着中国几千年耕作的历史,在顺风顺水中换了腔调。深沉的劳动号子,痛苦地呻吟……一切一切变得欢快轻松。听,布谷鸟在鸣叫,它说江南江北皆葱色,华夏壮丽有丰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