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父得遗骨万般痛心筑丘坟
(2019-10-15 09:25:53)
标签:
生活 |
分类: 生活 |
千里寻父得遗骨
王文跃
儿时的他,很羡慕别人牵着父亲的手撒娇,每当这时,他就跑回家问母亲:“娘,我爹咋还不回来?”母亲听到孩子这样问,赶紧把他抱在怀中,指着庭院里的老椿树,喃喃地说:“快了……快了,等老椿树开了红花你爹就回来……”说着,母亲的泪滚了下来……
刘寅生就盼啊盼,盼老椿树开红花。花不开他就浇水,浇的母亲心疼了,就又把他搂在怀中,告诉他老椿树永远不会开红花,就像父亲永远不能站着回来一样。这一天,刘寅生知道了爹爹刘统周已经牺牲,他再也不可能回家了。自打这一天,刘寅生长大了,宛若一个男子汉照顾着母亲和弟弟。
然而,父亲魂在异乡成了他的心病,特别是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更增加了他寻找父亲遗骨的决心。
“到哪里去找呢?”刘寅生夜不能寐。他先找族里的老人商量,再向村子里许多人询问,详细了解父亲的生活习惯和参加部队,最后再找民政局查看父亲的烈士档案。茫茫华夏,找一个活人还如同大海捞针,何况是一个经历战争、尚且记录不全的遗体。
河北、山西、山东……大凡父亲可能参加战斗的地方都找到了,音讯杳然。是夜,刘寅生一根接一根地吸着烟,用力想着下一步怎么走,脑海中又浮现母亲的嘱托:“儿啊,想办法把你爹接回来……”突然,泪眼中闪现抗日游击军的队伍,队伍浩浩荡荡,有父亲、高志坚、马玉榜……
马玉榜!刘寅生怀着激动的心情乘车南下,找到时任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马玉榜,说明来意。马玉榜感念刘寅生一片孝心,立刻找到1938年第一集团军第一师政委陈林,由陈林开介绍信,前往陕西省黄龙县黄坡村查找烈士遗骸。
时值冬日,寒风凛冽,山坡上排列着的坟茔仿佛还在述说着战斗的惨烈。当地乡亲叙述,与鬼子的交战,从早晨打到黄昏,为转移部队,爱唱河北梆子的刘统周主动请缨坚守阵地……部队安全转移了,他却长眠于山坡之上。
坟茔被打开,刘寅生长跪而泣,他一面郑重地收拾着父亲的遗骨,一面呼唤着:“爹,儿子接你回家了、儿子接你回家了!”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刘统周回家了,漂泊了近半个世纪的忠魂终于归乡,他的遗骨终于和等了他一生、念了他一生的结发妻子合葬在一起。二十岁,花样青春在这一刻绽放光芒!刘寅生捧土撒在父母的墓冢,仰天哭泣,他哭父亲的英年早逝,他哭母亲养育的不易,他哭先人没能看到崭新的社会,他哭子欲孝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