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
(2019-08-01 17:25:21)
标签:
生活 |
分类: 生活 |
王文跃
军庄附近的丧葬风俗应该说是随时代变迁的,但重要步骤大同小异。这第一要做的就是准备装椁衣裳。因为人生一世不容易,所以无论穷富都想走的体面。过去的老人,往往提前自己做好,怕走的唐突,穿戴不舒坦。现在人们想开了,装殓等项一律在寿衣店购买。过去的寿衣主要是这样几大件:棉裤、大袄、小袄、鞋、袜子、帽子、枕头、褥子、蒙帘、蹬莲,若是女性,有条件的加件裙子或斗篷;现在的寿衣和过去有所不同,讲究活着穿什么死了也穿什么,所以增加了内裤、秋衣、秋裤、围巾等,不仅如此,大袄也做了改进,或是羽绒服或是呢子大衣。但有一点人们还是忌讳的,就是死者不带纽扣、不系鞋带、不扎腰带,以上所项大都用青线代替,怕对子孙不利。人病重到奄奄一息时,不准头朝东躺着,将咽气,要在手中攥好买路钱,不可咽气后搭床,咽气前不能哭泣。等气息一绝方可放声大哭,并涝米蒸饭、烧打狗棒、点长明灯、封门(门上贴白纸,男性四方白纸、女性把角剪成w状)、俸祭品供于灵床前,然后烧纸送行,叩谢乡邻及亲朋好友的吊丧。
吊丧有男女之别,男子吊丧若不是关系紧密,一般是在庭院叩头,且呼叫称谓,俗有“三吆喝、四扒拉”之说;女人则灵前哭泣。凡前来吊丧者,孝子分男女叩谢。
注:因为编纂地方志,所以很少上网,也很少写东西。偶有时间,便急匆匆在地方志剪一点,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