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三月(创意小说)
王文跃
三月,东风紧,北风也急,它们相互拉扯着,衍生出一个词——料峭。
冀中的三月算不得一副水墨画,远处看灰蒙蒙一片,近处瞧土色张扬,只有河里的清流,映着金灿灿的太阳,才是你想到九九艳艳天,才让你联想到冰消雪融之后那炫目的新绿。
早上,去河堤漫步,突然,被北坡向阳处的一簇绿色吸引,按捺着砰砰的心跳,俯身轻轻触摸这毛茸茸的纤草,像逗着刚出壳的鸡雏,纤草不会羞涩,也不会逃遁,任我尽情享受新生命的快乐。
有了这份发现,再仔细观察坡底下的麦田,悠然,麦针有序,居然在默默中亮起了绿色旗帜,真的,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被春色包围。
春色最能让人产生遐想,我们不必描绘柳丝摇曳、挑花似锦;也不必吟咏紫燕呢喃、春雨沙沙,就是这——能在寒冷中依然随时而生的自然景观,就足以给人以力量。
三月,我真撞见了三月!在小河的桥头,在太阳升起的时候。
“三月,博士答辩结束了吗?”我问。
“老师健忘了,我已经工作两年了。”三月的笑灿然无限。
“那么?”我几分疑问。
“辞职了,准备回家创业。”三月的回答坚定而自信。
“我相信你的能力,但创业很艰辛……”这是老师的再提醒。
“不怕,有你教育的底蕴,有国家兴旺的基础,有雄安新区的蓝图……”他的眼睛里充满着无限光芒。
还能问什么?还有什么担忧的?春风沐浴,花儿哪能不开!
三月是一个故事,也曾是他母亲感到的一段耻辱。他的母亲挺着大肚子过了门,三个月后生下了他,母亲没有因为儿子的降临而兴奋,因为她知道世俗会让她抬不起头。父亲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于沐春,然而,没有一个人这样称呼他,三月,成了他母亲早婚早孕的代名词。
直到他十六岁的那一年,郁郁寡欢的母亲再次被人耻笑而哭泣,他才知道三月背后的故事。他毅然拿起户口本跑到派出所,坚决地把于沐春改成于三月。回来,他搂着母亲说:“妈,这不是你的错,是我渴望享受着这美好的世界,才让你和我爸把我带到人间……”从此,母亲有了笑容,三月也再不是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了。
三月,在南方已是一片盎然,可在冀中还是孕育之中。我还是为他的选择堪忧。
“怕什么?”三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说:“绿叶抽出了,花期还会远吗!”
——草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