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点热情与友书(杂文)
王文跃
愚人,六三年出生,呆兔一只,八三年执教,痴顽不堪,现五十往上,天命过半,依然加套入辕,耕耘不辍。
不是牢骚,启蒙教育真的不再适于我,论心智,论激情,论气力……哦,只有内涵,还有一丝和孩子们交流切换的机会。
咽炎,是职业疾病,我不知自己为此吃过多少药物。往年,入冬便犯,今年由于把管新招的六十四名学童,毛病提前。嘶哑,疼痛,如球于喉;处方药,偏方药,外国药……吃了一大堆,病灶无动于衷,输液吧!不能因为嗓子的问题耽误教学,白天教学,晚上打点滴……这一个多月折腾的,真是蒙灯转向。
学校领导关心我,给配了一套扩音器;老伴心疼我,每天塞给两个鸡蛋吃;女儿惦记我,在北京挑选好药往家寄;学生家长理解我,劝我多留作业少讲课……值了,就还这一遭,给社会、给孩子、给自己不留遗憾,比什么都欣慰。
然而,说归于此,但做起来实在太难,毕竟年龄不饶人。每天早晨七时到校,查卫生,陪晨读,查作业,讲课,指点,加小灶……直至下午五时半才能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家,回到家里什么也不想做,只想好好睡一觉,睡一觉……
睡觉?绝不可以!还有许多朋友等着我,他们的文字,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诗行就是一剂良药。打开电脑,轻点鼠标——领略散文的舒缓,激动小说的跌宕,喜悦于曲径通幽,欢畅于直抒胸臆,无论诗歌还是杂文,无论老曲新唱还是时事要闻,只要有新意,只要有看头,我都会一一阅读。时间长,看大篇,时间短,看小篇,好受多看一会,不好受也要过够眼福。像今天早晨,只有十五分的时间,还开了电脑,看了柏昌兄和黎燕的姐的两篇文章。老伴催促我晚了,我说这两篇文章好,必须看完,请她帮我把一个凉馒头泡在热粥里。
这是不是有点疯?不,这是分热情,对文字的热情,对职业的热情,对朋友的热情!有这份热情写点东西分享给朋友,朋友会给我加油,我就获得了生活的动力。比如,我这篇偷空小作一发出,肯定有朋友这样说:“好好保养,注意身体!还等着你的故事哩……”其实,我之所以劳此不疲,就是想让自己一生的能量完全释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