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义于胸
德义于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632
  • 关注人气:1,0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茶

(2016-10-10 14:05:06)
标签:

散文

分类: 散文
饮茶(散文)
王文跃

       我一向不爱饮茶,偏爱白开水,上课前倒一杯开水,等从课堂上走下来,开水已温,端起来一饮而尽,颇有几分江湖好汉吞咽酒浆的感觉,好过瘾。
      不爱饮茶,不等于拒绝,譬如交友会客,宴请答谢,几案或餐桌上是缺不了茶水的,中国是茶的故乡,以茶待客自然循理,家有备茶,皿洁壶净,以敬亲友。然,茶如五谷,不可久放,但我常常搁茶无香味,其原因自己从不独饮,一桶上好的茶叶便在寂寞的岁月里暗香自消了。
       若干年前,朋友送我一包绿茶,他说是亲自在茶农手里淘得的,煞是新鲜。捏一撮,置入茶杯,滚水沏之,绿叶在水中旋转,香味顺热气蒸腾,好个味道!这叶儿第一次诱惑了我,捧杯欲饮,却怜悯起了那沁人心脾的绿,那是怎样的绿啊?新春的柳丝比不得;出水的小荷不够透亮,只有画匠用心调制才能呈现的一种色彩。此物能饮吗?即使能饮,我这样的粗人能品出其滋味吗?倒不如转送友人。
      小时候,家里有一把瓷茶壶,茶壶粗大,可画面别致——一个扎着髽鬏的小童一边用蒲扇煽火,一边仰头望着敞怀豪饮的食客,旁边两行小字:“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这把瓷茶壶盛了多少岁月我不清楚,但深入心底的是风号雪飘的冬夜,父亲把几枚大枣烤在炉火旁,不多时甜丝丝的枣香就会弥漫陋室,待枣儿表皮暗红直至有些发黑时,父亲会把它轻轻撕破放入壶中,母亲拎来在大灶上烧开的水给它灌满肚子,父亲便和踏雪而来的表叔谈我们小孩子永远听不懂的话题。
      大瓷茶壶哪去了?是不是随累了的父亲一起走的?不是,它是带着一腔怨绪默默地走开的,走到了不为后人知晓的一个角落,等待着擦去尘埃,呈现一段历史。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我算不的知音,确切说是不速之客,却领略了功夫茶的美妙。那日进城,想到同学开的《三艺宅》讨副字,岂料,同学不在,出去给商家题字了。失落间,邻铺《馨香亭》的店主诚约等候。《三艺宅》墨香横流,《馨香亭》古朴典雅。在泛着木香的崖柏几案上,店主人款款奉上功夫茶,茶具古铜色,玲珑别致;茶色微红,淡雅合适;四周或天女散花、或仙翁引鹿;水草藏蛙、青莲飞鸟……若不是门外车水马龙,我还真感觉被这栩栩如生的根雕所迷惑。品茶其中,便思功夫茶幽静之妙,《三艺宅》字画得仙。
     去年春节,外甥孝敬我一盒铁观音,说让我喝出健康,我笑,妻子劝我:喝吧,这是孩子的一片心。正儿八经闷茶,咱还是大闺女上轿。既然没上过轿就查一查坐轿的讲究,一查还真有乾坤,温度、器皿、茶种各有讲究。不喝了,这不适合庄稼人!喝吧、喝吧,你也做回有品位的人——真不知道妻子是开导还是挖苦。
      喝就喝,反正不是毒药,有种视死如归的味道吧!喝了,减其规矩,权当保健。晚上沏一杯,淡淡的,为的是醒目养神。
     见我饮茶,儿子动了心思,上网查什么样的适合我,结果网购了几桶苦荞茶,傻孩子,用茶做饭啊!女儿也不落后,在北京寄家来正山小种,折腾啊!
      现在,当我捧杯在手的时候,常想大瓷茶壶中漂着的大枣,常想父辈们经过的艰难岁月,有人说人生如品茗,我说品茗思人生,原来这焙炒过的绿叶分得清贵贱。罢了,咱是凡人,喝白开水不屈,关键白开水不拒穷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黑牛嫂卖粮
后一篇:啊,足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