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筒子与细枪管(小说)
王文跃
老黄可是有名的炮筒子,三句话就开始瞪眼珠子骂大街,机关里的同事们大多不愿意和他打交道,就连领导也怵他三分,因为怕他哪根筋一时转不开,让自己下不来台。和他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的同事换了一个又一个,谁干事不找顺气?
五年前,小戎专业来到这个机关,因为军人出身,领导有意识把小戎安排在老黄的办公室,科员们憋不住地笑,说这次阎王遇到了山神,个个挑出大拇指佩服领导高招。
小戎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赶上填财政收入上报表,领导把事先准备一些数字交给小戎,说:“老黄看得明白,你俩合计着填,但上下界限不能出了这个框框……”最后嘱咐:“千万不能让老黄独立完成!”
小戎走进办公室时,老黄正闷着茶水看报纸,见到新科长坐在自己对面,便挑起眼皮问:“哪路来的神仙?”
小戎并不马上回答,他把报表平铺开,边琢磨边说:“不是神仙,是被子弹擦热了的枪管……”
“哦,大兵专业……”老黄有一丝不屑,继续读他的报纸。
小戎则把一摞报表反正来回看,也不知道如何填写,他把表格向老黄这边推推,说:“老黄,非你费心了!”
老黄又翻起眼皮,看了一眼报表,问小戎:“头头给了数字?”
小戎把领导给的数字点了一点,回答:“给了。”
老黄把报纸叠起来,往抽屉里一放,随手拿起数字看了看,然后把写满数字的纸张托在手心,用嘴扑地一声吹给小戎,说:“对不起,你还是另请高见!”
小戎见老黄拿捏,便直打直地说:“老黄,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规矩吗?请赐教!”
老黄听罢,把茶杯一墩,眼珠子一瞪,说:“规矩?有了规矩就有了方圆,你看看这些数字能成方圆吗?操!亏你还是直枪管,依我看——屁都响不通!”
小戎听老黄口出不逊,啪地一拍桌子,质问老黄:“你没读过书?平白无故伤人是不是找练?”
老黄忽地站起身,把表格抓在手里在小戎眼前晃了晃,说:“爷们就是这脾气,念的书少,不懂曲径通幽,像这样的东西咱牙根不会填!你当过兵,知道导弹的遥感原理,才什么活也敢接……”
老黄办公室的吵嚷声,惊动了一层楼,有的人故意把门打开一条缝,好让老黄如雷般的声音敲击耳鼓、刺激神经,在他们的记忆中还没有一位同事在上班的第一天和老黄拍桌子,“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敢于第一天拿下老黄……”甚至有人在窃喜中篡改歌曲《当兵的人》。
吵闹声又传了出来。
“你告诉我,这活怎么了,我为什么不能接?”小戎的声音。
“揣着明白装糊涂——你拿的数字是调查数字还是统计数字?连这个也搞不清,也配坐在科长的位置上领导我!”老黄在打连发。
沉默……好一会,隐隐约约听到小戎的声音:“哦,明白了,有人想用枪管放卫星……”
“就这事,你要有良心就下基层把数字摆弄清楚,如果想往上爬,你就照着领导的意图编……甘蔗没有两头甜,一头是顶头上司,一头是群众利益——你选吧!”
又是沉默,沉默的让人失望,眼看着枪管里噌噌地着火星子,怎么说哑火就哑火。
“你说怎么填吧,我听你的……”
“你不后悔?我可是招人不待见,在这蹲了二十年还是小副科……”
“我是当兵的出身,三十六计里边就讨厌瞒天过海……”
“那好,你打开电脑,那里边有我梳理的数字——你可想好了,你搬走的不仅是领导的梯子,也有自己垫脚的砖头……”
不是沉默了,而是悄无声息,唯有被放大的唰唰的落笔声在证明老黄已经把小戎俘虏了,敞开的门又关上了,他们有些瞧不起这个当过兵的。
未来的日子里,让有些人很窝火,小戎和老黄不仅相处的很和谐,居然还成了忘年知己。这让许多人很不理解,时间长了,有人传出话来说他们气味相投。一个老黄就让领导感到了头疼,凑成一对就更心堵了,于是领导又想法设法把他们拆开。
老黄被调离到基层任职。老黄走的那天,小戎也写了份报告,自愿去当老黄的下属,领导不明白小戎何苦这样做,小戎说:“我是细枪管,他是大炮筒,我们都是兵器,捍卫的是群众利益,如果我们还有什么区别,就是射程和威力问题……”
没有老黄和小戎的机关安生了,领导可以随意把报表呈送上级。直到有一天纪检找领导谈话,拿出老黄和小戎曾经坚持的材料,领导才明白老黄火气冲天的善意。
现在,小戎成了新的领导,老黄坚持在基层,头晕的时候,小戎总想起大炮筒的作用,干脆还把老黄调上来,可老黄一万个不依,小戎说:“你不肯帮我一程……”老黄说:“如果是听到炮声隆隆才知道阵地危险,那不是合格的指挥官……”
小戎笑了,他握住老黄的手说:“希望你的远程威力给我清醒……”
老黄也笑了,他说:“没做过军人是我终生的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