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乡音(随笔)

(2013-09-18 12:21:30)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感谢柏昌兄厚爱!就如同柏昌兄所言我们只是网上的朋友而已,相互了解的很少,但彼此为文字的质朴所吸引。柏昌兄的质朴出于大家的风范,我的质朴缘于生活的限制——井底之蛙很难道出鸿鹄感受。很多时候我读着朋友的文章心情无比澎湃,眼界让他们笔力锋芒,我只能在家乡的土地上逡巡,努力发现美好的东西,把它煅就成文字以博朋友们喜爱。
有朋友曾问我为何把昵称命名为“德义堂主”,我是这样解释的:“文跃二十六岁染疾病,一路得到许多朋友的相助,文跃无以回报,只能存徳感义……”后来我感到“堂主”之名实在担当有愧,变更名“德义于胸”,心存徳义坦荡余生。
柏昌兄在博文中提到我的两部小说《青豆》和《清婉莲花》,在构思这两部小说的时候,我也是着重体现德和义,我想这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可惜的是,《青豆》完成半部却没有心情和时间继续下去,很对不起朋友们,但相信我——我会给朋友们一个光彩的青豆!
去年,新浪网授予我“文化新人”。我不敢接纳,我实属草根,充其量是一位“愤青”的痴翁。教书、种地、抱孙子、忙活乡里……焦头烂额中挤出一两个钟头写点东西便感到是件奢侈的事,所以很多朋友的留评我只能简短回复。
朋友是什么?我想每个朋友都有不同的答案,我的答案是雪中送炭真朋友,柏昌兄是也!
原文地址:乡音(随笔)作者:柏昌

乡音(随笔)

——致博客朋友“德义堂主

孙柏昌

 

我和德义堂主认识很久了。多久?好象也不记得了。

印象里,他是一个很扎实的文学博客。他从不八卦、娱乐,一门心思地操练小说、散文,偶尔也诗歌什么的。当然,写的最多的,应该算是小说了。

记得的,从他的小说《青豆》开始,我们就彼此注意了。

我们之间交流,也仅限于博客。相知不多。对他的了解,也只是只鳞片爪。冀中平原人,乡村教师,人到中年……

不过,我从他的小说、散文里,能够读出一种很地道、本真的也很亲切、熟悉的乡音。或者叫淳朴的乡土气息。

或许是因为我在冀中平原生活了16年,期间,也与德义堂主一样,也当了五年多乡村中学教师。我的那所学校叫郝村中学,在老盐河边,如同他的小说里经常出现的小龙河一样,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河。我猜想,他的小龙河应该是淡水河?而老盐河,则是咸水。每每冬春季节,堤埝上会泛起白花花的碱花。我非常熟悉那样的乡村教师生活,很艰难。要教书育人,还要种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能在那样的环境里,坚守一个文学的梦境,是非常不容易的,也难能可贵。

也许,正是因了这种相似,我们的彼此理解也就有某种扎实。

有时,我会觉得他是我曾经的同事,或者是我在文化馆工作时的一个耳鬓厮磨的乡村业余作者,很近。乡音、乡土气息都很熟悉。

我曾经工作过的泊头市,每逢春节,市里四套领导班子的主要领导都要与天津市的河东区举行联谊会。我偶尔会参加。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的业余作者当了市委副书记后,还在一次联谊会上宣布我是泊头市的荣誉市民。我很荣幸。于是,我便与德义堂主有了或恐是同乡的缘分。

我读了许多冀中作家写的小说梁斌的《红旗谱》、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刘流的《烈火金刚》……当然,还有我非常的崇拜的孙犁先生的全部小说。

因为孙犁先生,河北还有了一个享誉当代文坛的荷花淀派

德义堂主的小说创作里,他的《青豆》、《清婉莲花》似乎也有这样的追求。淳厚的乡土气息、清新的语言风格。

在当下喧嚣浮躁的文坛,乡土气息好象是一件古董了,也极少被人提及了。

不过,德义堂义始终坚守着。

每每读他的小说,就会闻到阳光、小河、麦子、青草的气息,听到冀中熟稔的乡音。我的心灵好象走出了阴霾的重压,呼吸到了一种旷野的风……

先前,他曾经给我发过一次纸条?还是在回评中说的,说要为我的博客说点什么。许久之后,我便读到了他的《缤纷博园》,给了我许多感动。

我相信,一个人只要始终不渝的坚守,就会赢得希望。况且,坚守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生命过程。

祝福“德义堂主

 

德义堂主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wwy2953

 

(祝福博客朋友中秋快乐!)

0

前一篇:穿心箭
后一篇:月圆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