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放的数学教学生机无限

(2011-11-14 06:09:26)
标签:

论文

分类: 论文

开放的数学教学生机无限

王文跃

 

 

60多种野花紫金山“闹春”

 

    数学作为数量科学,它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数学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存在于社会之中,用自身的发展传播方式影响着社会,改变着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凸显它的创造性和应用价值。然而,在课堂上,有些教师面对数学的发展一方面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有些谈虎变色。那么,如何跟上数学发展的节奏,让有效的数学技能在校园生根开花呢?我说:打开思想枷锁,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用开放的教学观引导数学教学。

   以往,数学教学只注重于单纯的计算,课堂气氛呆板生硬,教师手脚放不开,学生思维僵化。游走在枯燥的数山题海中的学生,厌倦了、乏味了,渐渐对数学学习丧失了兴趣。虽然近几年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情形有所改观,但总体效果差强人意。笔者有幸接触了小学数学教学,也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教研活动,小有体会,倒出来与同仁商榷。

    开放的数学教学,首先开放的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很多教师把教学工作倾注于课堂教学,认为唯有课堂才能彰显自己的教学功力,学生也只有通过课堂才能获取知识,他们期望自己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讲台上教师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危襟正坐,机械地听讲。正如把一桶清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出现怎样的情形可想而知。我想,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应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严格讲,我们教师每讲一节课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学生接受程度如何,而是通过你的启迪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多少,他们的求知欲是否被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存在不存在?我听过这样一节数学课,讲的是平均值问题,授课教师用路程问题中的平均速度示例:小丽前2小时走了六公里,接着又用每小时4公里的速度行走了2小时,问小丽行走的平均速度?教师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下用足了功夫,动画加图示进行分析,让课堂颇具吸引力,解题的过程中自然到位,当他按部就班把这个问题讲解完时,我发现很多同学一脸茫然,也许他们刚才只陶醉于动画中,也许他们没有真正感知教师的教学意图。听完课我和这位教师进行了探讨,在肯定了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后,我明确地指出了这节课的不足。首先,这节课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地位,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其次,动画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小结不够到位。这个实例说明,一个教师要想改变数学教学模式,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尽管这位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她没有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统治地位,利用多媒体满堂灌,给学生留下的空间少得可怜,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开放的数学教学,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尊重学生不仅体现着教师的道德水准,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特别小学教师,面对的受教育者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还不健全,对每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式不可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教师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对学生维持健康的思维状态至关重要。有人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有效的教学技能要求教师要客观对待学生的思维差异,个性差异,背景差异和基础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精心剖析,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开花,不应该对学生的差异视而不见,让自己的教学为少数学生所接受,而让另一部分学生成为课堂的陪衬,这样就极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当然,假如一味追求合格率,用牺牲一部分学习好的学生的发展来换取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就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进取心。明智的教学,在一节课中要有层次分明的知识点:基础知识,应用知识,拓展知识……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不仅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取信心,产生学习的动力,更让我们的教学有张有弛,灵活多变。例如,我在一次观摩课中,讲解分数应用的分工合作问题,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对每一道题都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大众化,意在让同学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有些难度,意在挖掘一部分学生的潜质。大众化的问题,提问一般的学生,刺激他们的兴奋点,带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有难度的问题,提问成绩稍好的学生,鼓励他们用缜密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十分融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认可。这个实例说明,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在抽象的思维中,鼓励和赞赏能给学生注入何等动力。于是我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也会给你的教学带来莫大享受。

    开放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创造。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模块,在认识了几何体后,让同学们用积木搞创造。有的教师忽视这样的教学,甚至抵触这样的教学,他们低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共同与孩子们搭积木,不仅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接触几何体,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让学生参与课堂,我们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行为,是学生积极投入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鼓励学生创造,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让知识变得鲜活,从而也给了孩子们观察的机会,质疑的机会,这样可以数学教学向纵深发展。

   学之有道,教无定法。我相信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可能都有自己的轨迹,但说到底,教学是良心的作为。愿我们心系教育,大胆地进行开放的数学教学,为祖国培育更多的建设性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豆
后一篇:把感谢记心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