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故事
王文跃
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和土地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这一片沃土给予我丰厚的情感,这里淳朴的乡情滋润我以德载物。家乡,我匍匐在你的额头,吸吮着你的血液,哼唱着你动听的歌谣……我无以为报,只能化作一丝新绿萦绕在你身边,和那一碧千里共舞。
乡村故事,多若灿星,很想给久食荤腥的朋友添一道素菜,但由于烹饪无道,送给朋友的总感到差强人意,这不,今天又趁着一早的清凉,做了两道菜,请朋友们品尝。
禅道
某乡邻虽未大恶,却非善良之辈,按乡村俗语,是踢寡妇门、刨绝户坟、打瞎子、骂哑巴、夺小孩饽饽的主。众乡亲多以“好鞋不踩臭狗屎”避而远之。疏乡断亲的此乡邻,不知何时开始参禅悟道,追求“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之境界。
一日,一家庭栋梁暴亡,众乡亲戚之哀之,纷纷前来为逝者守丧。参禅者有感道行,也破天荒地挤进人流,进门就对逝者家属言道:“生皆是死,死皆是生,早死早升天,福哉福哉!”逝者家属气愤在胸,无奈重孝在身不与之计较。参禅乡邻又一屁股坐在人中间,用四大皆空的禅心大谈禅道:“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云在青霄水在瓶,相知是福,相聚是缘……”众人嗤之以鼻。一童子不知深浅,问:“何是缘?”禅者答曰:“你路遇一元钱,故作视而不见,三天后再来捡之,若有缘必在原处。”童子问:“若是一百元呢?”禅者色变,惊呼曰:“这是奇缘,不可轻易让缘擦肩而过,速捡之!”童子笑,众人皆笑。
这正是:修行参禅先正德,忠厚谦让胜拜佛,一日三香勤祷告,不如照镜思过错。

胆大包天
包某,胆大自居,凡杀猪宰羊之事由,他必捋胳膊,卷袖子,霍霍杀之。高某对其不以为然。
在乡下,有一俗习,谁家孩子夭折,需待晚上由不同姓氏者埋葬。刘家遇不幸,求包某将小儿埋之。包某求其伴,高某欣然同往。
一辆马车,载一椁生茬小棺材,包某高某分坐车辕左右,扬鞭起程,马车在颠簸的土路上像黑夜走去。
“嘿,嘿,嘿……”马车上发出怪异的笑声。包某打一寒战。
“嘿,嘿,嘿……”包某头皮发麻,身子赶紧凑向高某。
高某,把鞭儿摔得脆响,马蹄走的生急,怪异的笑声越发刺耳。
“老,老高。都说人小鬼大,你听到什么没有?”包某说话都不利索。
“听到了。”
“什么声音?”
“马蹄声。”
“嘿,嘿,嘿……”随着一阵颠簸,怪异的声音又黑暗中弥漫。包某一把搂紧高某,牙齿打得咯咯响,“坏了,坏了,孩子活了……”
“孩子活了是好事,怎么叫坏了!”
“你真不懂!诈尸了……”包某抖成一团。
高某笑了,“亏你胆大包天,没听出是一个不倒翁在叫……”
原来,孩子的家长把孩子的一个会笑的不倒翁放在了身边,作为陪葬之物。
于是留下一句笑话:老包胆大怕嘿嘿。从此老包再不妄夸自己胆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