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笑话——问路
耀文

夜里下了场暴雨,太阳还没升起来,闲不住的农民就仨一群、俩一伙的走向河堤,一是看看河水涨了多少,二是关心庄稼的倒伏情况。四虎爷向来起得很晚,可能是暴雨让他来了兴,于是也提着裤子,哈罗着腰往河边走。刚出村口,便碰到一个推着车子的小伙子。
“哎,往柳屯怎么走?”
四虎爷装作没听见。
“喂,去柳屯怎么走?”小伙子连问两声。四虎爷仍头不抬,一声不吭地往前走。
“真他妈丧气,一进村就碰到个哑巴!”小伙子嘟囔着。
“今天起得不是时候,怎么一出门就遇到个牲口!”四虎爷转过身对小伙子说。

做买卖吃的是张口饭,一般嘴巴都很甜。偏有这么一位,问路遇上爱打俏皮腔的憨牛,问路不成,反被讥讽。
农村的胡同叫过道,又窄又深,过道与过道有的成“丁”字形相通,有的成“井”字形互连,当然,也有不少死过道。
一位吹喇叭卖杂货的生意人,推车欲进过道,又怕此路不通。犹豫之际,憨牛出现。
“喂、喂,这个过道通吗?”吹喇叭的问。
憨牛笑笑答:“枉你一生吹喇叭,不知问路请先发,要知过道通不通,趴下吹吹不好吗?”
大姐共三姐骑自行车去几十里的地方看大姑,中途要穿过三四个村落,其中必经过姥姥家的村。大姐自小在姥姥家长大,认识的人颇多,三姐就差多了,除了舅舅一家人,就没几个再认识的了。
乡间土路,岔路很多,一不留神便走了冤枉路。刚出姥姥家的村,眼前就出现几条蜿蜒小路,走哪条?犯难时,一个背筐捡柴的老者经过,三姐在前,忙下车拜问:“大伯,麻烦问问,去旬家务走哪条路?”老人抬起头,望望远方的路,刚要开口。大姐到了眼前,她忙下车,喊了一声“姥爷”。“姥爷?!”三姐把舌头吐出老长,羞得赶快躲开。
这正是:两个姐妹同根生,途中问路两种称,姥爷门前唤大伯,瞎蒙!
2011年1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